轵字的意思和解釋
轵
⻋部 共9畫 左右結構 U+8F75 CJK 基本漢字
轵字概述
〔轵〕字拚音是(zhǐ),部首是⻋部,總筆數是9畫。
〔轵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車隻)組成。
〔轵〕字倉頡碼是KQRC,五筆是LKWY,四角碼是4658。
〔轵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F75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6725,UTF8:E8BDB5。
〔轵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三級字表中。
轵的意思
轵 zhǐ ㄓˇ
基本解釋
①古代指車轂外端的小孔。
②車軸端,軸頭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古代車轂外端貫穿車軸的小孔。
軹,車輪小穿也。從車,隻聲。 《說文》五分其轂之長,去一以為賢,去三以為軹。 《周禮 · 考工記 · 輪人》
a small hole on the axletree;
2.古代車箱兩側由方格組成的擋板。
參分較圍,去一以為軹圍。 《周禮 · 考工記 · 輪人》
fender of the carriage;
3.車軸末端。
祭兩軹及軌前,乃飲。 《新唐書》
end of the axletree;
轵字的翻譯
end of axle; diverg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