轼字的意思和解釋
轼
⻋部 共10畫 左右結構 U+8F7C CJK 基本漢字
轼字概述
〔轼〕字拚音是(shì),部首是⻋部,總筆數是10畫。
〔轼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車式)組成。
〔轼〕字倉頡碼是KQIPM,五筆是LAAY06 LAAY98 LAAG86 ,四角碼是4354。
〔轼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F7C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6732,UTF8:E8BDBC。
〔轼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轼的意思
轼 shì ㄕˋ
基本解釋
①古代車廂前麵用作扶手的橫木。憑~。
②憑軾致敬:“魏文侯過其閭而~之”。
詳細解釋
名詞
◎(形聲。從車,式聲。本義:設在車箱前麵供人憑倚的橫木) 同本義。
軾,車前也。 《說文》。按,車闌上之木。周於輿外者,在前曰軾,在旁曰騎。馮軾下齊七十餘城。 《漢書 · 酈食其傳》下視其轍,登軾而望之。 《左傳 · 莊公十年》
登軾(爬上車廂前的橫木);軾櫃(固定在車廂前橫木上的小櫃);軾車(在車上憑軾致敬)
horizontal bar(in front of carriage);
轼字的翻譯
horizontal wooden bar in front
Reck (S)
barre transversale à l'avant du chario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