辂字的意思和解釋

⻋部 共10畫 左右結構 U+8F82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⻋ 部

10 畫

6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1521354251

lou6

4756

U+8F82

E8BE82

KQHER

LTKG

辂字概述

〔辂〕字拚音是(),部首是⻋部,總筆數是10畫

〔辂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車各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辂〕字倉頡碼是KQHER,五筆是LTKG,四角碼是4756

〔辂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F82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6738,UTF8:E8BE82

〔辂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辂的意思

lù ㄌㄨˋ

基本解釋

古代車轅上用來挽車的橫木。

古代的一種大車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形聲。從車,各聲。本義:綁在車轅上用來牽引車子的橫木。

2.同本義。

,車軨前橫木也。 《說文》。按,人挽之車施輅,與駕牛馬者不同。當前 《儀禮 · 既夕禮》。注:“轅縛所以屬引。”脫輓 《史記 · 劉敬傳》。索隱:“鹿車前橫木。”

horizontal beam;

3.引申為古代的大車,多指帝王用的。

、次 《書 · 顧命》車十五乘。 《國語 · 晉語》乘殷之 《論語》

輅車(天子的乘車);輅馬(天子乘車之駕馬);輅車袞冕(大車與禮服)

chariot;

動詞

1.拉車。

服牛馬。 《管子 · 小匡》

pull a cart;

2.假借為“”。用網狀物兜住頭。

服牛馬。 《管子 · 小匡》

hold sth. in place with a net;

辂字的翻譯

a chariot, carriage; a carriage pull-bar

Fluggestell, Freifahrtwagen (Bühnentechnik)​ (S)

cha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