迍字的意思和解釋
迍
⻌部 共7畫 半包圍結構 U+8FCD CJK 基本漢字
迍字概述
〔迍〕字拚音是(zhūn),部首是⻌部,總筆數是7畫。
〔迍〕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,可拆解為(⿺辶屯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迍〕字倉頡碼是YPU,五筆是GBNP,四角碼是3530.1。
〔迍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FCD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6813,UTF8:E8BF8D。
迍的意思
迍 zhūn ㄓㄨㄣ
基本解釋
◎〔~邅( zhān )〕❶路難行不進的樣子,如“塗~~其蹇連。” ❷困頓失意,如“英雄有~~,由來自古昔。”
詳細解釋
形容詞
1.行走艱難的樣子。
今子振衣去,焉能久迍羈? 宋 · 梅堯臣《送崔秀才》
迍邅(難行的樣子);迍蹇(難行的樣子);迍躓(行路艱難)
hard to walk;
2.徘徊遲疑。
唯有季布、 鍾離末,火炙油煎未是迍。 《敦煌變文集》
迍滯(滯留)
not enter for a long time;
3.困頓。
剖腹丹心成往事,割胎民婦又遇迍。 《封神演義》
迍邅(困頓失意,身處逆境);迍迍(艱難,不順利);迍賤(困頓卑賤);迍窮(困頓)
in financial straits; hard up;
名詞
◎災難,禍殃 。
迍厄(災難;挫折);迍難(禍亂;災難);迍殃(災禍);迍災(災難)
suffering; calamity; disaster;
迍的國語辭典解釋
迍的兩岸詞典解釋
迍字的翻譯
falter, hesitate
チュン トン ドン たちもとお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