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字的意思和解釋
返
⻌部 共7畫 半包圍結構 U+8FD4 CJK 基本漢字
返字概述
〔返〕字拚音是(fǎn),部首是⻌部,總筆數是7畫。
〔返〕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,可拆解為(⿺辶反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返〕字倉頡碼是YHE,五筆是RCPI,四角碼是3130.4。
〔返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FD4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6820,UTF8:E8BF94。
〔返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。
返的意思
返 fǎn ㄈㄢˇ
基本解釋
◎回,歸。往~。~航。~工。~青(某些植物的幼苗移栽或越冬後,由黃轉綠並恢複生長)。~銷。~修。~還( huán )。流連忘~。
詳細解釋
動詞
1.形聲。從辵,反聲。字本作“反”。本義:回歸,返回。
2.同本義。
返,還也。 《說文》返,歸也。 《廣雅》祖伊返。 《書 · 西伯勘黎》黃鶴一去不複返,白雲千載空悠悠。 唐 · 崔顥《黃鶴樓》公子往而臣不送,以是知公子恨之複返也。 《史記 · 魏公子列傳》久在樊籠裏,複得返自然。 晉 · 陶淵明《歸園田居》返字本作“反”福祿來反。 《詩 · 周頌 · 執競》而反其侵地。 《國語 · 齊語》
返命(辦完事情後,回來複命);返書(回信);返棹(船隻返回)
return; go back;
3.歸還。
其子長而返其璧。 《呂氏春秋 · 觀表》俟汝至石頭城,返汝簪。 《搜神記》
返璧(送還別人饋贈的禮品);返金(退錢,還錢)
return;
4.更換。
返瑟而弦。 《呂氏春秋 · 慎人》
返瑟而弦(換瑟而彈奏);返嘴(反口,改口);返易(倒換,掉換)
change;
5.通“反”。違反 。
返倒(違逆,抗拒)
violate;
返的國語辭典解釋
返 fǎn ㄈㄢˇ
詳細解釋
動
1.回來。
唐 · 樓穎《西施石》詩:“一去姑蘇不複返,岸旁桃李為誰春。”
流連忘返、去而複返。
2.歸還。
晉 · 幹寶《搜神記 · 卷四》:“俟汝至石頭城,返汝簪。”《聊齋誌異 · 卷九 · 喬女》:“宰按之,果真,窮治諸無賴,盡返所取。”
3.折回。
回光返照。
4.更換。
《呂氏春秋 · 孝行覽 · 慎人》:“孔子烈然,返瑟而弦。”
返的兩岸詞典解釋
返字的翻譯
return, revert to, restore
zurück
rentrer, retourner, revenir
ヘン ハン ホン かえす かえ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