违字的意思和解釋

wéi

⻌部 共7畫 半包圍結構 U+8FDD CJK 基本漢字

一級漢字 通用字

⻌ 部

7 畫

4 畫

半包圍結構

形聲字

1152454

wéi

wai4

3530

U+8FDD

E8BF9D

YQS

FNHP

违字概述

〔违〕字拚音是(wéi),部首是⻌部,總筆數是7畫

〔违〕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,可拆解為(⿺⻌韋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违〕字倉頡碼是YQS,五筆是FNHP,四角碼是3530

〔违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FDD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6829,UTF8:E8BF9D

〔违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

违的意思

wéi ㄨㄟˊ

基本解釋

背,反,不遵守。~背。~反。~犯。~法。~抗。~章。事與願~。

不見麵,離別。久~。

邪惡,過失。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形聲。從辵( chuò ),韋聲。本義:離開;背離。

2.同本義。

,離也。 《說文》,遠也。 《爾雅》中心有 《詩 · 邶風 · 穀風》。傳:“離也。”農父。 《書 · 酒誥》雖信美而無禮兮,來棄而改求。 《楚辭 · 離騷》

違別(離別);違離(離別;分離;背離);違戀(依依惜別);違闊(離別;闊別);違署(離開官署。指辭去官職);違遠(遠離;離別);違間(離別);違棄(離棄;丟棄);違異(離別;分離)

leave; part;

3.避開。

紀侯大去其國, 齊難也。 《左傳 · 莊公四年》

違強淩弱(畏避強大,欺淩弱小);違難(避難);違避(避開;背離);違敵(避敵;縱敵);違寒(避開寒冷);違患(避開禍患);違世(避開塵世;去世)

evade;

4.違背;違反。

,偝也。 《廣雅 · 釋詁二》靜言用 《書 · 堯典》且其者不過數人。 《左傳 · 哀公十四年》之俾不通。 《禮記 · 大學》農時,穀不可勝食也。 《孟子 · 梁惠王上》天必有大咎。 《左傳 · 僖公二十三年》慎勿吾語。 《玉台新詠 ·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與我而相 晉 · 陶淵明《歸去來兮辭》莫敢 《資治通鑒 · 唐紀》君賜不可 宋 · 司馬光《訓儉示康》寢食節。 清 · 方苞《獄中雜記》

違錯(違反,違背);違幹(違犯;冒犯);違別(違抗);違逆(違背;不合情理);違越(違背;越軌);違心之論(與內心相違背的話);違天(違背天意);違科(不符合法令);違俗(違背世俗的習慣或觀念);違常(反常,違反常理)

disobey; violate;

5.改變 。

違變(改變;變故);違度(失度,反常);違程(耽誤行程)

change;

6.恨。

行道遲遲,中心有 《詩 · 邶風 · 穀風》豈餘身之足殉兮,世業之可懷。 《文選 · 班固 · 幽通賦》

違恨(怨恨);違怨(怨恨)

hate;

7.妨礙;阻礙 。

違礙(妨礙,阻礙);違拗(阻攔;執拗);違和(因身體失調而不適;生病)

hinder; block;

名詞

1.過失,錯誤 。

違謬(過失;謬誤);違濫(失實;錯誤);違錯(失誤;錯亂);違衷(失當);違舛(謬誤;差錯)

fault;

2.相距;距離 。

違年(過期不赴任);違欠(拖欠)

distant;

形容詞

1.邪行;不正 。

違質(本質邪惡)

evil; abnormal;

2.遠 。

違曠(疏遠;闊別)

far;

3.差異,不一致 。

違暴(雜亂失常);違惑(錯亂迷惑)

difference; divergence;

违字的翻譯

disobey, violate, defy; be apart from

missachten, nicht gehorchen (V)​, trennen, ausscheiden (V)​, verletzen, vergewaltigen (V)​, Gesetz verletzen , zuwiderhandeln, verstoßen (gegen das Gesetz, die Regel, die Norm)​

désobéir à, enfreindre, violer, être sépar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