迴字的意思和解釋
迴
⻌部 共9畫 半包圍結構 U+8FF4 CJK 基本漢字
迴字概述
〔迴〕字拚音是(huí),部首是⻌部,總筆數是9畫。
〔迴〕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,可拆解為(⿺辶回)組成。
〔迴〕字倉頡碼是YWR,五筆是LKPD,四角碼是1630.0 3630.0。
〔迴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FF4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6852,UTF8:E8BFB4。
迴的意思
迴 huí ㄏㄨㄟˊ
基本解釋
①翻轉;旋轉。《爾雅•釋天》:“迴風為飄。”
②返回;掉轉。《楚辭•離騷》:“迴朕車以復路兮,及行迷之未遠。”
③運轉;循環。《呂氏春秋•季冬》:“日窮於次,月窮於紀,星迴於天。”
④環繞;圍繞。唐李白《金陵三首》之二:“地擁金陵勢,城迴江水流。”
⑤曲折,迂回。《廣韻•隊韻》:“迴,曲也。”
⑥迂回難行。《淮南子•氾論》:“夫五行之山,固塞險阻之地也。使我德能覆之,則天下納其貢職者迴也。”
⑦回避,避讓。《玉篇•走部》:“迴,迴避也。”
⑧量詞。指動作的次數。唐孟郊《怨別》:“一別一迴老,誌士白髮早。在富易為容,居貧難自好。”
迴的國語辭典解釋
迴 huí ㄏㄨㄟˊ
詳細解釋
動
1.旋轉、環繞。
唐 · 李白《大鵬賦》:“左回右旋,倏陰忽明。”
回旋、巡回。
2.掉轉、返回。
《三國誌 · 卷一 · 魏書 · 武帝紀》:“回戈東征,呂布就戮;乘轅將返,張楊殂斃。”唐 · 杜甫《佳人》詩:“侍婢賣珠回,牽蘿補茅屋。”
3.回避。
唐 · 陳子昂《諫靈駕入京書》:“赴湯鑊而不回,至誅夷而無悔。”
形
◎曲折。
唐 · 杜甫《野老》詩:“野老籬前江岸回,柴門不正逐江開。”
回廊。
迴的兩岸詞典解釋
迴字的翻譯
revolve, rotate; curving, zigzag
Hui (ethnie)
エ カ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