逆字的意思和解釋
逆
⻌部 共9畫 半包圍結構 U+9006 CJK 基本漢字
逆字概述
〔逆〕字拚音是(nì),部首是⻌部,總筆數是9畫。
〔逆〕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,可拆解為(⿺辶屰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逆〕字倉頡碼是YTU,五筆是UBTP,四角碼是3830.4。
〔逆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006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6870,UTF8:E98086。
〔逆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。
逆的意思
逆 nì ㄋㄧˋ
基本解釋
①方向相反,與“顺”相對。~流。~行。~風。~轉( zhuǎn )(局勢惡化)。莫~之交。
②抵觸,不順從。忤~。忠言~耳。
③背叛,背叛者或背叛者的。叛~。~產。
④迎接。~旅(旅店)。
⑤預先。~料(預料)。
詳細解釋
動詞
1.形聲。從辵( chuò ),屰( nì )聲。本義:迎,迎接,迎著。
2.同本義。
逆,迎也。關東曰逆,關西曰迎。 《說文》宣公如 齊逆女。 《左傳 · 成公十四年》上卿逆於境。 《國語 · 周語上》楚莊王伐 鄭, 鄭伯肉袒牽羊以逆。 宋 · 蘇軾《留侯論》晉侯逆夫人 嬴氏以歸。 《左傳 · 僖公二十三年》嚐過青城山,遇雪,舍於逆旅。 沈括《夢溪筆談 · 人事一》陶子將辭逆旅之館,永歸於本宅。 陶潛《自祭文》
逆戰(迎戰);逆厘(迎福納吉);逆勞(迎勞);逆暑(迎夏。迎接暑氣到來的祭禮);逆視(迎視);逆送(迎送);逆女(迎接女兒歸寧)
meet;
3.迎擊;迎戰。
並力逆操。 《資治通鑒》
逆濤(頂著浪濤);逆擊(迎擊);逆格(迎擊);逆拒(迎擊,抵禦)
beat head-on;
4.倒;反;向相反方向活動。
水逆流百餘裏。 酈道元《水經注 · 江水》
逆電流;逆鱗(倒生的鱗片);逆向(反方向);逆溢(水倒流泛濫);逆推(由下向上、由後向前推測)
reverse; inverse; converse;
5.抵觸;不順;違背。
逆節傷化,不道。 《漢書 · 趙尹韓張兩王傳》本末舛逆,首尾衡決 漢 · 賈誼《治安策》且以一璧之故,逆強秦之歡,不可。 《史記 · 廉頗藺相如列傳》忠言逆耳。 明 · 劉基《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》
逆時代潮流而動;逆拂(拂逆);逆辭(違背禮數的言辭);逆意(違背尊長的心意);逆節(違背法度);逆道(違背事理);逆理(違背事理);逆負(違背辜負)
defy; disobey; go against;
6.顛倒。
大事於大廟,躋僖公,逆祀也。 《左傳 · 文公二年》
逆毛(倒向生長的毛);逆祀(顛倒祭祀的順序);逆折(倒向回旋);逆箭(倒插在袋中的箭)
put upside down;
7.叛亂,謀反。
恐開奸宄之源,生逆亂之心。 《後漢書 · 班超梁傳》叔侄為逆。 宋 · 文天祥《指南錄 · 後序》逆閹防伺。 清 · 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
逆計(謀反的計劃);逆變(變亂);逆屬(叛亂者的親屬);逆孽(背叛的罪惡);逆藩(叛逆的藩邦、藩臣);逆謀(叛逆的陰謀);逆儔(逆黨)
rebel against;
8.抗拒。
故專兵一誌以逆秦。 《戰國策 · 齊策三》
逆命(抗拒命令);逆遣(拒卻;辭絕);逆嗬(逆拒並嗬斥);逆拒(拒絕);逆斥(排斥)
resist;
9.預測;揣度。
我有親父兄,…恐不任我意,逆以煎我懷。 《玉台新詠 ·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
逆誌(猜測其誌向);逆斷(預料;推測);逆臆(預料、猜想)
forcast; guess;
10.退卻 。
逆竄(逃竄);逆退(後退;倒退);逆走(退走,逃走)
retreat; hang back;
11.回旋 。
逆轉(回旋);逆環(指回旋的水流);逆折(水流回旋的樣子)
turn; coil;
副詞
◎事前,預先。
周、 王既入,始至階頭,帝逆遣傳詔遏使就東廂。 《世說新語 · 方正》
逆告(預告);逆知(預先知道);逆計(預先想到);逆詐(事先即懷疑別人會欺騙自己);逆備(預先防備);逆數(預測未來);逆睹(預見,預知)
beforehand;
名詞
1.叛逆。
數(斥責)呂師孟叔侄為逆。 文天祥《指南錄後序》
traitor;
2.中醫指氣血不和、胃氣不順等所致病症 。
逆臚(中醫病名);逆氣(中醫指氣逆行不順之症)
a deteriorating case;
逆的國語辭典解釋
逆 nì ㄋㄧˋ
詳細解釋
動
1.迎接。
《書經 · 顧命》:“以二幹戈,虎賁百人,逆子釗於南門之外。”宋 · 蘇軾《留侯論》:“楚莊王伐鄭,鄭伯肉袒牽羊以逆。”
2.接受。
《左傳 · 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有司逆命,公之使速殺之。”
3.違背、不順從。
《孟子 · 離婁上》:“順天者存,逆天者亡。”宋 · 歐陽修《縱囚論》:“不立異以為高,不逆情以幹譽。”
忤逆、忠言逆耳。
4.抗拒、抵抗。
《戰國策 · 齊策三》:“恐秦兼天下而臣其君,故專兵一誌於逆秦。”
形
1.不順的。
逆境。
2.倒出的。
批其逆麟。
副
1.反、倒。
唐 · 杜甫《複愁》詩一二首之一:“野鶻翻窺草,村船逆上溪。”
倒行逆施、反向逆行。
2.預先。
三國蜀 · 諸葛亮《聞孫權破曹休魏兵東下關中虛弱上言》:“凡事如是,難可逆見。”
逆料。
名
◎背叛者。
晉 · 劉琨《與石勒書》:“得主則為義兵,附逆則為賊眾。”
討逆。
逆的兩岸詞典解釋
逆字的翻譯
disobey, rebel; rebel, traitor
entgegen, zuwider, entgegengesetzt; widerstreben; etwas, jdm Widerstand entgegen setzen; gegen, wider ; umgekehrt, entgegengesetzt; Verräter, Rebell
être contraire, aller à l'encontre de, traître
ギャク ゲキ さか さからう あらかじめ むかえ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