逖字的意思和解釋
逖
⻌部 共10畫 半包圍結構 U+9016 CJK 基本漢字
逖字概述
〔逖〕字拚音是(tì),部首是⻌部,總筆數是10畫。
〔逖〕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,可拆解為(⿺辶狄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逖〕字倉頡碼是YKHF,五筆是QTOP,四角碼是3930.8。
〔逖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016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6886,UTF8:E98096。
〔逖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逖的意思
逖的國語辭典解釋
逖 tì ㄊㄧˋ
詳細解釋
形
◎遙遠的、遠方的。
《說文解字 · 辵部》:“逖,遠也。”《隋書 · 卷一四 · 音樂誌中》:“百蠻非眾,八荒非逖,同作堯人,俱包禹跡。”
動
◎遠離。
《書經 · 多方》:“我則致天之罰,離逖爾土。”《漢書 · 卷八五 · 穀永傳》:“誅逐仁賢,離逖骨肉。”
逖的兩岸詞典解釋
逖字的翻譯
far, distant; keep at distance
fern, weit
テキ チャク とお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