逴字的意思和解釋
逴
⻌部 共11畫 半包圍結構 U+9034 CJK 基本漢字
逴字概述
〔逴〕字拚音是(chuō,chuò),部首是⻌部,總筆數是11畫。
〔逴〕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,可拆解為(⿺辶卓)組成。
〔逴〕字倉頡碼是YYAJ,五筆是HJFP06 HJPK98 HJPK86 ,四角碼是3130.4。
〔逴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034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6916,UTF8:E980B4。
〔逴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三級字表中。
逴的意思
逴 chuō ㄔㄨㄛ
基本解釋
①同“踔”。跳;騰躍。
②遠。《說文·辵部》:“逴,遠也。”
③跛。《說文·辵部》:“逴,蹇也。”
④超越;超出。
⑤遠行。
⑥驚動。《方言》第二:“逴,驚也。”
詳細解釋
形容詞
1.形聲。本義:遠。
2.同本義。
逴,遠也。 《說文》逴行殊遠。 《史記 · 衛將軍驃騎傳》道逴遠而日忘。 《楚辭 · 九章》
逴遠(遼遠);逴越(指意義深遠);逴夜(長夜,深夜)
far;
3.跛。
自關而西, 秦 晉之間,凡蹇者或謂之逴。體麵偏長短亦謂之逴。 《方言》
lame;
動詞
1.超越。
逴躒諸夏。 班固《西都賦》逴者,謂超逾不依次第。 唐 · 顏師古《匡謬正俗》
逴優(猶卓越);逴犖(超絕)
exceed; surpass;
2.巡行。
一更刁鬥鳴,校尉逴連城。 南朝 陳 · 伏知道《從軍五更轉五首》
逴行(遠行);逴逴(愈走愈遠的樣子)
patrol;
3.驚動。
逴姹(驚詫)
alarm;
逴的國語辭典解釋
逴 chuò ㄔㄨㄛˋ
詳細解釋
動
◎超越。
《楚辭 · 屈原 · 遠遊》:“舒並節以馳騖兮,逴絕垠乎寒門。”唐 · 顏師古《匡謬正俗 · 卷六 · 坼》:“逴者,謂超逾不依次第。”
副
◎遠遠的。
《新唐書 · 卷九五 · 竇威傳》:“煬帝遣抗出靈武,逴護長城。”
逴的兩岸詞典解釋
逴 chuò ㄔㄨㄛˋ
詳細解釋
1.《書》遠。
煬帝遣抗出靈武,逴護長城(《新唐書‧卷九十五‧竇威列傳》)。
2.《書》遠行。
一更刁鬥鳴,校尉逴連城(南朝陳‧伏知道《從軍五更轉詩》五首之一)。
3.《書》超越。
舒並節以馳騖兮,逴絕垠乎寒門(《楚辭‧屈原‧遠遊》)。
逴字的翻譯
argue, quarrel, squabble; far
entfernt, fern
loin, éloigné
タク チョク チャク とお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