邛字的意思和解釋

qióng

⻖部 共5畫 左右結構 U+909B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⻖ 部

5 畫

3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12152

qióng

kung4

1712.7

U+909B

E9829B

MNL

ABH

邛字概述

〔邛〕字拚音是(qióng),部首是⻖部,總筆數是5畫

〔邛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工⻏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邛〕字倉頡碼是MNL,五筆是ABH,四角碼是1712.7

〔邛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09B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7019,UTF8:E9829B

〔邛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邛的意思

qióng ㄑㄩㄥˊ

基本解釋

〔~崍〕a.地名,在中國四川省;b.山名,在中國四川省。

〔~都( dū )〕古地名,在今中國四川省西昌市,亦作“筇竹”。

病,勞:“匪其止共,維王之~”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故地名。邛城。

地在濟陰縣。從邑,工聲。按漢書外戚侯表,城屬濟陰,此地字蓋城字之誤。…在今山東東昌府。 《說文通訓定聲》

Qiong city;

2.中國古州名 。漢置臨邛縣,南朝梁改置邛州。唐初治所在今邛崍東南的依政,顯慶中移治臨邛(今邛崍)。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西南。

Qiong prefecture;

3.山名。即邛崍山 。在四川省滎經縣西。

匪其止共,維王之 《詩 · 小雅 · 巧言》

Qionglai mountain;

邛的國語辭典解釋

qióng ㄑㄩㄥˊ

詳細解釋

1.小土山。

《詩經 · 陳風 · 防有鵲巢》:“防有鵲巢,邛有旨苕。”漢 · 毛亨 · 傳:“邛,丘也。”唐 · 孔穎達 · 正義:“美草多生於高丘也。”

2.勞、病。

《詩經 · 小雅 · 小旻》:“我視謀猶,亦孔之邛。”漢 · 毛亨 · 傳:“邛,病也。 ”

3.參見“邛崍山”條。

4.姓。如周代有邛疏。

邛的兩岸詞典解釋

qióng ㄑㄩㄥˊ

詳細解釋

1.《書》小土山。

防有鵲巢,邛有旨苕(《詩經‧陳風‧防有鵲巢》)。

2.《書》勞;病。

我視謀猶,亦孔之邛(《詩經‧小雅‧小旻》)。

3.姓。

邛字的翻譯

in distress; a mound

Abwurfstelle, Aufschüttung (S)​, Berg und Stadt in Sichuan (S)​, Krankheit; Elend; Not (S)

fatigue

キョウ 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