邾字的意思和解釋

zhū

⻖部 共8畫 左右結構 U+90BE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⻖ 部

8 畫

6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31123452

zhū

zyu1

2792.7

U+90BE

E982BE

HDNL

RIBH06 TFBH98 RIBH86

邾字概述

〔邾〕字拚音是(zhū),部首是⻖部,總筆數是8畫

〔邾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朱⻏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邾〕字倉頡碼是HDNL,五筆是RIBH06 TFBH98 RIBH86 ,四角碼是2792.7

〔邾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0BE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7054,UTF8:E982BE

〔邾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邾的意思

zhū ㄓㄨ

基本解釋

古國名,在中國今山東省鄒縣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古國名。

,周武王時所封 曹姓國也。始封之君曰 俠,為 魯附庸。從邑,朱聲。 《說文》

Zhu state;

2.在今山東鄒縣。

3.古邑名 。戰國楚地,楚宣王滅邾國,遷其君於此,故名。在今湖北省黃岡縣。

Zhu city;

邾的國語辭典解釋

zhū ㄓㄨ

詳細解釋

1.國名。春秋時邾國,故城在今大陸地區山東省鄒縣,至戰國改稱為“”,後滅於楚。

2.姓。如上古時代顓頊的後裔,周時封於邾,後皆以國為氏。

邾的兩岸詞典解釋

zhū ㄓㄨ

詳細解釋

1.春秋時古國名。故城在今山東鄒縣。戰國時改稱“”,後滅於楚。也作“邾婁”。

2.姓。

邾字的翻譯

a feudal state which existed B.C.700-469; now in Shandong

Zou (état)​

シュ チ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