鄫字的意思和解釋

zēng céng

⻖部 共14畫 左右結構 U+912B CJK 基本漢字

三級漢字

⻖ 部

14 畫

12 畫

左右結構

43252431251152

zēng,céng

cang4

8762.7

U+912B

E984AB

CANL

ULJB

鄫字概述

〔鄫〕字拚音是(zēng,céng),部首是⻖部,總筆數是14畫

〔鄫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曾⻏)組成。

〔鄫〕字倉頡碼是CANL,五筆是ULJB,四角碼是8762.7

〔鄫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12B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7163,UTF8:E984AB

〔鄫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三級字表中。

鄫的意思

zēng ㄗㄥ

基本解釋

中國周代諸侯國名,在今山東省棗莊市東。

中國春秋時鄭的一個附庸國,在今河南省柘城縣北。

姓。

鄫的國語辭典解釋

céng ㄘㄥˊ

詳細解釋

1.國名。夏禹之後封於此,春秋時為莒所滅。其故城約在今大陸地區山東省嶧縣境。

2.地名。春秋時鄭地,故城約位於今大陸地區河南省睢縣境。

鄫的兩岸詞典解釋

zēng ㄗㄥ

詳細解釋

1.古國名。周代諸侯國。夏禹之後封於此,春秋時為莒所滅。在今山東嶧縣。

2.古地名。春秋時鄭地,在今河南睢縣。∥又讀“ㄘㄥˊ céng”。

3.姓。

鄫字的翻譯

state in today's Shandong province

(nom d'un ancien État féodal du Shandong)​

ショウ ゾ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