酏字的意思和解釋
酏
⾣部 共10畫 左右結構 U+914F CJK 基本漢字
酏字概述
〔酏〕字拚音是(yǐ,yí),部首是⾣部,總筆數是10畫。
〔酏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酉也)組成。
〔酏〕字倉頡碼是MWPD,五筆是SGBN,四角碼是1461.2。
〔酏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14F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7199,UTF8:E9858F。
〔酏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三級字表中。
酏的意思
酏 yǐ ㄧˇ
基本解釋
①釀酒所用的清粥。
②米酒,甜酒,黍酒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古代一種用黍米釀成的酒 。
酏醴(用黍粥釀成的甜酒)
wine made of broomcorn millet;
2.稀粥 。
酏食(薄粥);酏漿(粥湯)
thin gruel;
3.酏劑的簡稱 [拉elixir](酒精含量一般在25%以下)。味甜而香,供口服,多用在調配處方時作矯味劑。
“芳香酏”
酏的國語辭典解釋
酏 yí ㄧˊ
詳細解釋
名
◎薄粥。
《周禮 · 天官 · 酒正》:“辨四飲之物,一曰清,二曰醫,三曰漿,四日酏。”漢 · 鄭玄 · 注:“酏,今之粥。”南朝梁 · 簡文帝《停省婦見令》:“敬進酏醴,已傳婦事之則。”
酏的兩岸詞典解釋
酏字的翻譯
millet wine
Südwein (S)
alcool de millet, élixir
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