醭字的意思和解釋

⾣部 共19畫 左右結構 U+91AD CJK 基本漢字

三級漢字 通用字

⾣ 部

19 畫

12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1253511224314311134

buk6

1263.4 1363.4

U+91AD

E986AD

MWTCO

SGOW06 SGOG98 SGOY86

醭字概述

〔醭〕字拚音是(),部首是⾣部,總筆數是19畫

〔醭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酉菐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醭〕字倉頡碼是MWTCO,五筆是SGOW06 SGOG98 SGOY86 ,四角碼是1263.4 1363.4

〔醭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1AD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7293,UTF8:E986AD

〔醭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三級字表中。

醭的意思

bú ㄅㄨˊ

基本解釋

醋或醬油等表麵上長的白色黴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醋或醬油等表麵上長的白色黴 。

醭苔(發黴時表麵生的白毛)

mold mould;

醭的國語辭典解釋

bú ㄅㄨˊ

詳細解釋

1.醋、酒或醬油等放久後,表麵上所生的白點黴菌。

唐 · 白居易《臥疾來早晚》詩:“酒甕全生醭,歌筵半委塵。”

2.泛指一般物體所長的白色黴菌。

宋 · 楊萬裏《風雨》詩:“梅天筆墨都生醭,棐幾文書懶拂塵。”

pú ㄆㄨˊ

詳細解釋

(一)之又音。

醭的兩岸詞典解釋

pú ㄆㄨˊ

詳細解釋

饅頭、醬、醋等表麵生出的白黴。也作“白醭”。

饅頭長醭了。

醭字的翻譯

molds on liquids; scum

voile blanchâtre qui se forme à la surface du vinaigre

ホ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