醮字的意思和解釋
醮
⾣部 共19畫 左右結構 U+91AE CJK 基本漢字
醮字概述
〔醮〕字拚音是(jiào,qiáo,zhàn),部首是⾣部,總筆數是19畫。
〔醮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酉焦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醮〕字倉頡碼是MWOGF,五筆是SGWO,四角碼是1063.1。
〔醮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1AE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7294,UTF8:E986AE。
〔醮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醮的意思
醮 jiào ㄐㄧㄠˋ
基本解釋
①古代婚娶時用酒祭神的禮。再~(再婚)。
②道士設壇念經做法事。打~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古冠、婚禮所行的一種簡單儀式。尊者對卑者酌酒,卑者接受敬酒後飲盡,不需回敬。
醮,冠娶禮祭。 《說文》。按,酌而無酬酢曰醮。若不醴則醮用酒。 《儀禮 · 士冠禮》父親醮子而命之迎。 《禮記 · 昏義》
醮辭(古代舉行冠禮時,父親酌酒使其子飲用時所念的祝辭);醮醴(古代冠禮中的一種簡單儀節);醮酒(奠酒;敬酒);醮影(倩影;美麗的影子)
a courtesy at ancient hate or wedding ceremony;
2.祈禱神靈的祭禮,後專指道士、和尚為禳除災禍所設的道場。
醮,祭也。 《廣雅》醮諸神。 宋玉《高唐賦》益州有金馬碧雞之神,可醮祭而致。 《漢書 · 郊祀誌》專意齋醮。 清 · 張廷玉《明史》
醮壇(為祭祀或祈禱神祗所設的台);醮謝(設醮祭謝);醮器(設醮祭祀或祈禱時所用的法器);醮事(道士設壇祈禱作法事)
Taoist sacrificial ceremony;
動詞
1.嫁。
未嫁而喪二夫,故十九猶未醮也。 《聊齋誌異》
再醮;改醮(已婚婦女再嫁);醮命(嫁女的使命);醮婦(再嫁婦女)
marry;
2.獨酌而醉。
主人進酒於客曰酬,客酌主人曰酢,獨酌而醉曰醮。 明 · 郎瑛《七修類稿》
self-drunk;
形容詞
1.盡,尤指水盡;酒飲盡。
利爵之不醮也。 《荀子 · 禮論》
exhausted;
2.〈方〉∶貧窮,財盡。
丟這們些銀子,弄得手裏醮醮的,我有不替你買得麽? 《醒世姻緣傳》
poor;
醮的國語辭典解釋
醮 jiào ㄐㄧㄠˋ
詳細解釋
名
1.古代婚禮、冠禮中的一種儀節。
《晉書 · 卷二一 · 禮誌下》:“古者婚、冠皆有醮。”
2.僧道設壇祈神求福的過程。
《紅樓夢 · 第二八回》:“叫在清虛觀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。”
建醮。
動
1.祭祀。
《文選 · 宋玉 · 高唐賦》:“醮諸神,禮太一。”
2.已婚婦女再嫁。
《隋書 · 卷六十六 · 李諤傳》:“五品以上妻妾不得改醮。”《聊齋誌異 · 卷六 · 馬介甫》:“既殯,弟升慲兒,矢不嫁。婦唾罵不與食,醮去之。遺孤兒,朝夕受鞭楚。”
醮的兩岸詞典解釋
醮字的翻譯
religious service; Daoist or Buddhist ceremony
sacrifice, noce
ショウ ソウ ジョウ まつ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