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字的意思和解釋

shì

⾤部 共12畫 左右結構 U+91CA CJK 基本漢字

一級漢字 通用字

⾤ 部

12 畫

5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343123454112

shì

sik1

2795

U+91CA

E9878A

HDEQ

TOCG06 TOCG98 TOCH86

释字概述

〔释〕字拚音是(shì),部首是⾤部,總筆數是12畫

〔释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釆𠬤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释〕字倉頡碼是HDEQ,五筆是TOCG06 TOCG98 TOCH86 ,四角碼是2795

〔释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1CA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7322,UTF8:E9878A

〔释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

释的意思

shì ㄕˋ

基本解釋

解說,說明。解~。注~。~文。~義。

消除,消散。~疑。~怨。渙然冰~(像冰融化了一樣,嫌隙和疑慮都完全消除)。

放開,放下。~放。保~。手不~卷。

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簡稱,後泛指佛教。~氏。~教。~子(和尚)。~藏( zàng )(佛教經典的總匯,分經、律、論三藏,包括漢譯佛經和中國的一些佛教著述)。~典。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形聲。從采( biàn ),睪( yì )聲。采,有辨別、分析義。本義:脫掉,解下。

2.同本義。

,解也。從采,取其分別物也。睪聲。 《說文》獲。 《儀禮 · 大射儀》左驂,以公命贈孟明。 《左傳 · 僖公三十三年》昭公出奔,民如重負。 《穀梁傳 · 昭公二十九年》主人服。 《儀禮》

釋紱(解下印綬。指致仕罷官);釋褐(除去平民的衣服,換上官服。即“作官”)

take off; unfasten;

3.解釋。

[夫差]乃使行人 奚斯言於 齊。 《國語 · 吳語》

釋情消跡(消除誤會;予以和解);釋言(以言語自作解釋);釋例(說明所著書的凡例)

explain;

4.釋放;赦免。

懷王竟聽 鄭袖,複去 張儀。 《史記 · 屈原賈生列傳》豪民氣盡,以額叩頭,謝不敢。乃之。 明 · 高啟《書博雞者事》

release; pardon;

5.舍棄;拋棄。

先王之法,而法其所以為法。 《呂氏春秋 · 察今》乃請子服何於吳。 《左傳 · 哀公八年》君其申生也。 《國語 · 晉語》。注:“釋,舍也。”

釋法(舍棄法令而不施用)

give up; abandon;

6.放下;放開。

有賣油翁擔而立。 宋 · 歐陽修《歸田錄》庖丁刀對曰:“臣之所好者,道也。” 《莊子 · 養生主》

力叮不釋(用力叮住不放)

put down;

7.消失。

雖欲愛君,惑不也。 《國語 · 晉語》

disappear;

8.溶化;消融。

渙兮其若冰之將 《老子》

如冰之將釋(就像冰將消融那樣)

melt;

9.泡在水裏或其他液體裏。

欲濡肉,則而煎之以醢。 《禮記 · 內則》

soak;

10.發,射出。

若虞機張,往省括於度,則 《書 · 太甲上》

shoot;

11.解除;免除。

不以一己之害為害,而使天下其害。 清 · 黃宗羲《原君》

釋去仔肩(卸掉責任;放下重擔);釋憾(解除心中的怨恨。指報複);釋難(解除困難);釋悶(解悶兒;排遣煩悶);釋四增美(除去邪僻之念,增加美善的質性)

remove; avoid; get rid of;

12.淘米。

之叟叟,烝之浮浮。 《詩 · 大雅 · 生民》

wash rice;

名詞

中國佛教用作釋迦牟尼的簡稱 。是佛陀的姓氏;自東晉以後,佛教出家人自稱釋子,對外人而言稱釋氏。

釋厄(唐僧遭受的魔難);釋老(指釋伽牟尼與老子。即佛家與道家。也叫“釋道”)

Sakyamuni;

释字的翻譯

interpret, elucidate; release

auslösen, entlassen (V)​, darlegen, erklären (V)

expliquer, libérer, bouddhis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