鉦字的意思和解釋

zhēng

⾦部 共13畫 左右結構 U+9266 CJK 基本漢字

⾦ 部

13 畫

5 畫

左右結構

3411243112121

zhēng

zing1

8111.1

U+9266

E989A6

CMYM

QGHG

鉦字概述

〔鉦〕字拚音是(zhēng),部首是⾦部,總筆數是13畫

〔鉦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金正)組成。

〔鉦〕字倉頡碼是CMYM,五筆是QGHG,四角碼是8111.1

〔鉦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266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7478,UTF8:E989A6

鉦的意思

” 的繁體。

鉦的國語辭典解釋

zhēng ㄓㄥ

詳細解釋

樂器名。一種銅製的打擊樂器,形似鍾而狹長,有長柄可執。是古代行軍樂器。用來調整或停止步伐。

《說文解字 · 金部》:“鉦,鐃也。似鈴,柄中,上下通。”《詩經 · 小雅 · 采芑》:“方叔率止,鉦人伐鼓。”漢 · 毛亨 · 傳:“伐,擊也。鉦以靜之,鼓以動之。”

鉦的兩岸詞典解釋

zhēng ㄓㄥ

詳細解釋

《書》古代一種銅製的打擊樂器,像鍾而較小,有長把,多在行軍時敲擊。也作“”。

鉦鐸。

鉦字的翻譯

kind of gong used in ancient times by troops on the march

ショウ セイ かね ど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