銀字的意思和解釋

yín

⾦部 共14畫 左右結構 U+9280 CJK 基本漢字

⾦ 部

14 畫

6 畫

左右結構

34112431511534

yín

ngan4

8713.2

U+9280

E98A80

CAV

QVEY06 QVY98 QVEY86

銀字概述

〔銀〕字拚音是(yín),部首是⾦部,總筆數是14畫

〔銀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金艮)組成。

〔銀〕字倉頡碼是CAV,五筆是QVEY06 QVY98 QVEY86 ,四角碼是8713.2

〔銀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280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7504,UTF8:E98A80

銀的意思

yín ㄧㄣˊ

基本解釋

一種金屬元素,可以製貨幣和器皿、電子設備、感光材料、裝飾品等。~子。~杯。~牌。

舊時用銀鑄成塊的一種貨幣。~幣。~錠。~洋。~錢。~圓(亦作「銀元」)。~號(規模較大的錢莊)。~行( hāng )。~票。

像銀的顏色。~白。~髮( fà )。~河(亦稱「天河」、「銀漢」)。~樣鑞槍頭(喻表麵還不錯,實際上不中用,好像顏色如銀子的錫鑞槍頭一樣)。

同「垠」,邊。

姓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形聲。從金,艮( gèn )聲。本義:一種白色金屬,通稱銀子。

2.同本義 。一種白色的金屬元素,能發出響亮聲音,有延展 性和良好的韌性,可達到高度拋光狀態,在化合物中主要以一價形式存在,是所有物質中具有最高導熱性和導電性的物質,在自然界中以自生式共生狀態(如在脆銀礦、輝銀礦、淡紅銀礦、深紅銀礦和角銀礦中)存在——元素符號Ag。

鈿頭篦。 唐 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並序)》華美之服。 宋 · 司馬光《訓儉示康》

silver;

3.銀製的器物 。

銀盤( 銀質的盤子);銀樽(銀製的酒杯);銀篦(銀質的櫛發用具);銀龜(上麵鐫有龜形鈕的銀印);銀鏑(銀製的箭頭)

silverware;

4.銀質的貨幣。也用以泛指金錢 。

銀庫(存放銀錢的地方)

money;

形容詞

色白如銀 。

銀花火樹(形容燦爛多彩的燈火或焰火);銀霜炭(一種表麵潔白的優質無煙炭);銀霰(白色小冰粒,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時出現);銀蟾(指月亮);銀硝(一種粉狀化妝品,兼有醫療作用);銀海(道家指眼睛);銀沫(形容潔白的雪花);銀紅(最早的鮮紅顏料)

silver-colored;

銀的國語辭典解釋

yín ㄧㄣˊ

詳細解釋

1.(argentum,Ag)化學元素。原子序47。金屬元素之一。白色,光澤甚美,質軟,富延展性,易傳熱及導電。可供合金、製造貨幣、餐具及裝飾品之用。

2.金錢、貨幣。

《宋史 · 卷四二一 · 包恢傳》:“恢曆仕所至,……課盆鹽,理銀欠,政聲赫然。”

賀銀。

3.姓。如明代有銀鏡。

1.白亮的、色白如銀的。

南朝梁 · 簡文帝《元圃園講頌 · 序》:“朱堂玉砌,碧水銀沙。”

銀發。

2.銀製的、含銀質的。

《三國誌 · 卷五五 · 吳書 · 甘寧傳》:“寧先以銀碗酌酒,自飲兩碗,乃酌與其都督。”

銀牌、銀箸、銀器。

3.與貨幣有關的。

銀行、銀根。

銀的兩岸詞典解釋

yín ㄧㄣˊ

詳細解釋

1.金屬元素。符號Ag,原子序47。灰白色,有光澤,質軟,富延展性,導電導熱性能極好,化學性質穩定,在空氣中不易氧化。用於電鍍,也用於製造貨幣、首飾、器皿等。通稱“銀子”、“白銀”。

2.指貨幣或與貨幣有關的事物。

銀兩、銀幣、銀行、收銀台。

3.形容顏色像銀子的。

銀河、銀發、銀白色。

4.姓。

銀字的翻譯

silver (element 47, Ag); cash, money, wealth

Silber (Element 47, Ag)​ (S, Chem)​, Argentum <lat&gt (Eig, Chem)

argent, monnaie

ギン ゴン しろが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