鍭字的意思和解釋
鍭
⾦部 共17畫 左右結構 U+936D CJK 基本漢字
鍭字概述
〔鍭〕字拚音是(hóu),部首是⾦部,總筆數是17畫。
〔鍭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金侯)組成。
〔鍭〕字倉頡碼是CONK,五筆是QWND,四角碼是8713.4。
〔鍭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36D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7741,UTF8:E98DAD。
鍭的意思
鍭 hóu ㄏㄡˊ
基本解釋
①古代用於田獵、射禮的一種金鏃齊羽的箭。《爾雅•釋器》:“金鏃翦羽謂之鍭。”邢昺疏引孫炎雲:“金鏑斷羽,使前重也。”《詩•大雅•行葦》:“敦弓既堅,四鍭既鈞。”孔穎達疏:“鍭者,鐵鏃之矢名也。”陸德明釋文:“鍭,矢名。”《周禮•夏官•司弓矢》:“殺矢、鍭矢,用諸近射田獵。”鄭玄注:“殺矢,言中則死,鍭矢象焉。鍭之言候也,二者皆可以司候射敵之近者及禽獸。前尤重,中深而不可遠也。”宋曾懷《恭和禦製玉津園宴射》:“五品並令陪宴射,四鍭端欲序有賔賢。”
②箭。《方言》卷九:“箭,自關而東謂之矢,江淮之間謂之鍭,關西曰箭。”
③箭鏃。《廣韻•侯韻》:“鍭,箭鏃。”《流沙墜簡•屯戍叢殘•器物類》:“稾矢銅鍭百。”王國維考釋:“此於䖟矢、稾矢之下復雲銅鍭,則非諸書所謂鍭,而以鏃為鍭也。”清譚嗣同《怪石歌》:“我與子兮今邂逅,殊勝彎弓命鏃鍭。”
④通“翭”。羽根。也用作量詞。《儀禮•既夕禮》“翭矢一乘,骨鏃短衛”清胡培翬正義:“翭鍭古字通。”《後漢書•南蠻西南夷傳》:“其民戶出幏布八丈二尺,雞羽三十鍭”王念孫雜誌:“鍭,讀為翭。《方言》:‘翭,本也。’……《説文》曰:‘翭,羽本也。’《九章算術•粟米章》:‘買羽二千一百翭。’劉微曰:‘翭,羽本也。數羽稱其本,猶數草木稱其根株也。'義與此雞羽三十翭同。作鍭者,借字耳。”
鍭的國語辭典解釋
鍭 hóu ㄏㄡˊ
詳細解釋
名
1.武器名。一種具金屬箭頭,尾部有羽毛裝飾的箭。
《爾雅 · 釋器》:“金鏃翦羽謂之鍭。”《詩經 · 大雅 · 行葦》:“敦弓既堅,四鍭既鈞。”
2.箭頭的通稱。
《廣韻 · 平聲 · 侯韻》:“鍭,箭鏃。”清 · 譚嗣同《怪石歌》:“我與子兮今邂逅,殊勝彎弓命鏃鍭。”
鍭的兩岸詞典解釋
鍭字的翻譯
arrow
flèche à pointe métallique, pointe de flèche, racine d'une plume, (classificateur des plumes)
コウ 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