鎝字的意思和解釋
鎝
⾦部 共17畫 左右結構 U+939D CJK 基本漢字
鎝字概述
〔鎝〕字拚音是(dā,sà),部首是⾦部,總筆數是17畫。
〔鎝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金荅)組成。
〔鎝〕字倉頡碼是CTOR,五筆是QAWK,四角碼是8416.1。
〔鎝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39D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7789,UTF8:E98E9D。
鎝的意思
鎝 dā ㄉㄚ
基本解釋
◎〔鐵~〕方言,一種翻土的農具,有三至六個鐵齒。
詳細解釋
名詞
◎一種翻土農具,通稱“鐵鎝” 鎝,按:今俗鐵鎝。發土具,頭廣一尺,功用勝於耜。——《正字通》
a rake with three to six teeth;
鎝的國語辭典解釋
鎝 tǎ ㄊㄚˇ
詳細解釋
名
◎(technetium,Tc)化學元素。原子序43。是人工合成的放射性金屬元素。地殼中含有從鈾自發裂變產生的極少量的𨱏,由於壽命較短,故不可能存有原生𨱏。𨱏化合物和合金具有很好的防腐蝕性能。
鎝的兩岸詞典解釋
鎝字的翻譯
(TC) technetium (element 43, Tc); engrave; tilling implement
Technetium (Element 43, Tc) (S, Chem)
Technétium
ソ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