鑄字的意思和解釋
鑄
⾦部 共22畫 左右結構 U+9444 CJK 基本漢字
鑄字概述
〔鑄〕字拚音是(zhù),部首是⾦部,總筆數是22畫。
〔鑄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金壽)組成。
〔鑄〕字倉頡碼是CGNI,五筆是QFNF,四角碼是8414.1。
〔鑄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444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7956,UTF8:E99184。
鑄的意思
鑄 zhù ㄓㄨˋ
基本解釋
◎把金屬熔化後倒在模子裏製成器物。~鐵。~造。~件。熔~。~幣。
詳細解釋
動
1.形聲。從金,壽聲。甲骨文字形,會意。上麵是雙手拿“鬲”( lì,古炊具),下麵是“皿”;鬲、皿表熔化金屬的鍋爐。中間象被熔鑄的金屬。小篆變爲形聲字。本義:鑄造。
2.同本義 。錘鍊,雕琢金屬或以液態非金屬材料(如塑料)澆製成器的統稱。
鑄以爲金人。 漢 · 賈誼《過秦論》以精銅鑄成。 《後漢書 · 張衡傳》
鑄印(鑄造金屬印章);鑄冶(銷冶金屬鑄造器物);鑄兵(鑄造兵器);鑄作(鑄造);鑄金(熔鑄金屬成物);鑄銅(鍊銅)
cast; found;
3.造就[人材]。
或曰:“人可鑄與?”曰:“孔子鑄 顏淵矣。” 《法言 · 學行》
鑄人(造就人才);鑄顏(比喻培養或造就人才)
train;
4.錘鍊;雕琢[詞句]。
雖取熔經意,亦自鑄偉辭。 《文心雕龍》
鑄詞(錘鍊文辭)
refine;
鑄的國語辭典解釋
鑄 zhù ㄓㄨˋ
詳細解釋
動
1.將金屬鎔化倒入模型中冷卻凝固,做成各種器物。
《國語 · 齊語》:“美金以鑄劍戟。”
鑄錢、鑄銅。
2.造就、培養。
南朝梁 · 劉勰《文心雕龍 · 征聖》:“陶鑄性情,功在上哲。”唐 · 李商隱《喜舍弟羲叟及第上禮部魏公》詩:“寧同魯司寇,惟鑄一顏回。”
3.造成、釀成。
鑄成大錯。
名
◎國名。故址約在今大陸地區山東省肥城縣鑄鄉。
鑄的兩岸詞典解釋
鑄字的翻譯
melt, cast; coin, mint
Zhu (Eig, Fam), gießen
fondre (du métal), couler (du métal), fonderie
シュ シュク シュウ チュウ い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