钫字的意思和解釋
钫
⻐部 共9畫 左右結構 U+94AB CJK 基本漢字
钫字概述
〔钫〕字拚音是(fāng),部首是⻐部,總筆數是9畫。
〔钫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钅方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钫〕字倉頡碼是XCYHS,五筆是QYT,四角碼是8072。
〔钫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4AB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8059,UTF8:E992AB。
〔钫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钫的意思
钫 fāng ㄈㄤ
基本解釋
①一種放射性元素。
②古代青銅製方口大腹的容器,用以盛酒或糧食。
③古代指無足的鼎,今指鍋一類的器皿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古代盛酒漿或糧食的容器,青銅製成,方口大腹。
鈁,方鍾也。 《說文》銅鈁容六鬥,重三六斤。 《愙齋集古錄》引漢《建平鈁銘》
a square-mouthed wine vessel;
2.堿金屬族的放射性元素,它是作為Ac(錒)的衰變產物發現的,用質子轟擊釷可人工製得鈁 ——元素符號Fr。
francium;
钫字的翻譯
francium (element 87, Fr)
Francium (Element 87, Fr) <VR China&gt (S, Chem)
franciu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