铒字的意思和解釋
铒
⻐部 共11畫 左右結構 U+94D2 CJK 基本漢字
铒字概述
〔铒〕字拚音是(ěr),部首是⻐部,總筆數是11畫。
〔铒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钅耳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铒〕字倉頡碼是XCSJ,五筆是QBG,四角碼是8174。
〔铒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4D2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8098,UTF8:E99392。
〔铒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铒的意思
铒 ěr ㄦˇ
基本解釋
◎一種金屬元素,屬稀土金屬。銀白色。有光澤,質軟,能使水分解。用於製玻璃、陶瓷等,亦用於製特種合金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稀土族中的一種三價金屬元素,原子序數68,原子量167。26,比重9。051,不溶於水,溶於酸,於1400—1500°C熔融,質軟,它和釔一起共存 ——元素符號Er。
erbium;
2.另見 èr。
铒字的翻譯
erbium (element 68, Er)
Erbium (Element 68, Er) (S, Chem)
erbiu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