锸字的意思和解釋
锸
⻐部 共14畫 左右結構 U+9538 CJK 基本漢字
锸字概述
〔锸〕字拚音是(chā),部首是⻐部,總筆數是14畫。
〔锸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钅臿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锸〕字倉頡碼是XCHJX,五筆是QTFE06 QTFE98 QTFV86 ,四角碼是8277。
〔锸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538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8200,UTF8:E994B8。
〔锸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锸的意思
锸 chā ㄔㄚ
基本解釋
①鐵鍬,掘土的工具。
②做衣服時插在四周的針,把衣服張平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形聲。從金,臿( chā )聲。本義:長針。類似現在的行針。
2.同本義。
鍤,郭衣針也。 《說文》。段注:“此雲郭衣,皆謂恢廓張衣於版,以針密簽其周,使伸直。是曰郭衣,其針曰鍤。鍤之言深入也。”
needles;
3.鐵鍬,掘土的工具。
父子兄弟負籠荷鍤。 《漢書 · 王莽傳上》
spade;
锸字的翻譯
spade, shovel; marking pin
bêche, pell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