锽字的意思和解釋

huáng

⻐部 共14畫 左右結構 U+953D CJK 基本漢字

三級漢字

⻐ 部

14 畫

9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31115325111121

huáng

wong4

8671.4

U+953D

E994BD

XCHAG

QRGG

锽字概述

〔锽〕字拚音是(huáng),部首是⻐部,總筆數是14畫

〔锽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钅皇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锽〕字倉頡碼是XCHAG,五筆是QRGG,四角碼是8671.4

〔锽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53D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8205,UTF8:E994BD

〔锽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三級字表中。

锽的意思

huáng ㄏㄨㄤˊ

基本解釋

古代的一種兵器,形似劍,有三刃,多用作儀仗。

詳細解釋

象聲詞

形容金屬製打擊樂器的洪亮聲 鍠,鍾聲也。——《說文》 鍾鼓鍠鍠。——《詩·周頌·執競》 至於林籟結響,調如竽瑟;泉石激韻,和若球鍠。——《文心雕龍·原道》 在他耳邊,立刻又充滿了鍠鍠鍠的鑼聲。——茅盾《子夜》

tinkle; ding-dong;

名詞

1.鍾聲。

sound of bells;

2.一種似鉞的兵器。漢唐用作儀仗。

,兵器。 《正字通》,秦改鐵铖作,始皇製也。 晉 · 崔豹《古今注 · 輿服》

ancient weapon;

锽字的翻譯

weapon

Dreizack (S)

Comédi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