閬字的意思和解釋

làng lǎng liǎng

⾨部 共15畫 半包圍結構 U+95AC CJK 基本漢字

⾨ 部

15 畫

7 畫

半包圍結構

251125114511534

làng,lǎng,liǎng

long4

7773.2

U+95AC

E996AC

ANIAV

UYVE06 UYVI98 UYVE86

閬字概述

〔閬〕字拚音是(làng,lǎng,liǎng),部首是⾨部,總筆數是15畫

〔閬〕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,可拆解為(⿵門良)組成。

〔閬〕字倉頡碼是ANIAV,五筆是UYVE06 UYVI98 UYVE86 ,四角碼是7773.2

〔閬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5AC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8316,UTF8:E996AC

閬的意思

làng ㄌㄤˋ

基本解釋

門高或高門。

高大。

空曠;空虛。

隍,無水的城壕。

地名。即今四川省閬中市。秦時設置,隋改為閬內,唐複名閬中。

江名。即閬江,亦稱閬水,嘉陵江流經閶中市的一段。

峰名。昆侖山上的閶風,傳說為神仙所居之處。

姓。

詳細解釋

形容詞

1.門高大。

,門高也。從門,良聲。 《說文》其寥廓兮。 《漢書 · 揚雄傳》。注:「閌閬,空虛也。」

閬闕(高大的門闕);閬閬(高大的樣子)

(of door)high;

2.空曠。

郭外爲之土 《管子 · 度地》。注:「空曠也。」

閌閬(建築物中空闊的部分)

spacious;

名詞

1.隍,無水的城壕。

城外爲之郭,郭外爲之土 《管子》胞有重 《莊子 · 外物》。注:「閬謂隍,又爲朗。」

dry moat outside a city wall;

2.閬風巔的省稱 ,山名。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,在崑崙之巔,又稱「閬風岑」、「閬風」、「閬邱」、「閬風臺」、「閬山」等。

langfengdian mountain;

lăng ㄌㄤˇ

基本解釋

〔爣閬〕見“”。

liăng ㄌㄧㄤˇ

基本解釋

〔罔閬〕也作“魍魎”。傳說中的怪物。

閬的國語辭典解釋

lǎng ㄌㄤˇ

詳細解釋

1.高大。

《文選 · 張衡 · 思玄賦》:“集太微之閬閬。”李善注引《字林》:“閬,高貌。”唐 · 白居易《和微之詩 · 和送劉道士遊天台》詩:“閬宮縹緲間,鈞樂依稀聞。”

2.空曠。

《莊子 · 外物》:“胞有重閬,心有天遊。”唐 · 成玄英 · 疏:“閬,空也。言人腹內空虛,故容藏胃,藏胃空虛,故通氣液。”

láng ㄌㄤˊ

詳細解釋

(一)之又音。

làng ㄌㄤˋ

詳細解釋

(一)之又音。

閬的兩岸詞典解釋

láng ㄌㄤˊ

詳細解釋

參見【閌閬】。

lǎng ㄌㄤˇ

詳細解釋

1.《書》空曠;開闊。

胞有重閬,心有天遊(《莊子‧外物》)。

2.《書》高大。

閬宮縹緲間,鈞樂依稀聞(唐‧白居易《和送劉道士遊天台詩》)。

3.姓。

lǎng ㄌㄤˇ

詳細解釋

參見【爣閬】。

閬字的翻譯

high door; high gate; high, lofty

hohes Tor (S)

トウ ドウ リョウ ロウ むなし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