阋字的意思和解釋
阋
⻔部 共11畫 半包圍結構 U+960B CJK 基本漢字
阋字概述
〔阋〕字拚音是(xì),部首是⻔部,總筆數是11畫。
〔阋〕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,可拆解為(⿵門兒)組成,造字法是會意字。
〔阋〕字倉頡碼是LSHXU,五筆是UEQV06 UEQV98 UVQV86 ,四角碼是3721。
〔阋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60B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8411,UTF8:E9988B。
〔阋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阋的意思
阋 xì ㄒㄧˋ
基本解釋
◎爭吵。~牆(引申為內部不和)。
詳細解釋
動詞
◎(會意。從門(鬥),從兒,兒亦( ní )聲。兒,善訟者。本義:不和,爭吵) 同本義。
鬩,恒訟也。 《說文》兄弟鬩於牆,外禦其務(侮)。 《詩 · 小雅 · 常棣》兄弟讒鬩。 《國語 · 周語》兄弟鬩於牆,外禦其務。 《詩 · 小雅 · 常棣》
鬩訟(兄弟或家人相爭訟);鬩牆(在牆內爭吵。指兄弟失和);鬩牆誶帚(內部爭吵不和)
quarrel;
阋字的翻譯
feud, fight, quarrel
diskutieren, streiten (V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