阜字的意思和解釋
阜
⾩部 共8畫 上下結構 U+961C CJK 基本漢字
阜字概述
〔阜〕字拚音是(fù),部首是⾩部,總筆數是8畫。
〔阜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造字法是象形。
〔阜〕字倉頡碼是HRJ,五筆是WNNF06 TNFJ98 WNNF86 ,四角碼是2740.7。
〔阜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61C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8428,UTF8:E9989C。
〔阜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阜的意思
阜 fù ㄈㄨˋ
基本解釋
①土山。高~。如山如~。
②盛,多,大。物~民豐。民殷財~。
③姓氏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象形。甲骨字形,像山崖邊的石磴形。用以表示地勢或升降等意義。阜作左邊偏旁,楷書寫成阝。本義:土山。
2.同本義。
阜,大陸也。山無石者,象形。 《說文》無石曰阜。 《廣雅 · 釋丘》如山如阜,如岡如陵。 《詩 · 小雅 · 天保》諸象以鼻破阜。 牛肅《紀聞》
阜陵(丘陵);阜陸(高地);阜丘(土山);阜垤(小土丘);土阜(土山)
mound;
3.泛指山。
有物於此,生於山阜,處於室堂。 《荀子 · 賦》
阜顛(山頂);阜積(堆積如山)
mountain;
形容詞
1.豐富;富有。
是時世平道治,民物阜康。 晉 · 常璩《華陽國誌》
阜財(財富殷盛);阜康(富庶安康);阜貨(財貨盛多)
rich; wealthy;
2.高。
泛泛淇右,有堂孔阜。 元 · 虞集《賦衛節婦王婦人》
high;
阜的國語辭典解釋
阜 fù ㄈㄨˋ
詳細解釋
名
1.土山。
漢 · 劉熙 · 《釋名 · 釋山》:“土山曰阜。”《文選 · 張協 · 七命》:“登翠阜,臨丹穀。”
2.大陸。
《詩經 · 小雅 · 天保》:“如山如阜,如岡如陵。”漢 · 毛亨 · 傳:“大陸曰阜。”
3.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形
1.旺盛。
《詩經 · 鄭風 · 大叔於田》:“叔在藪,火烈具阜。”漢 · 毛亨 · 傳:“阜,盛也。”
2.豐厚。
《國語 · 周語中》:“不義則利不阜,不祥則福不降。”
物阜民豐。
3.肥碩、壯大。
《詩經 · 秦風 · 駟鐵》:“駟驖孔阜,六轡在手。”漢 · 毛亨 · 傳:“阜,大也。”
4.安康。
唐 · 錢鏐《投龍文》:“自統製山河,主臨吳越,民安俗阜,道泰時康。”
動
◎使豐富。
《孔子家語 · 卷八 · 辯樂》:“南風之時兮,可以阜吾民之財兮。”
阜的兩岸詞典解釋
阜字的翻譯
mound; abundant, ample, numerous; Kangxi radical 170
Erdhügel (S), reichlich (Adj)
abondant, butte
フ フウ ブ おか こざと ぎふの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