陉字的意思和解釋

xíng

⻖部 共7畫 左右結構 U+9649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⻖ 部

7 畫

5 畫

左右結構

會意字

5254121

xíng

jing4

7721

U+9649

E99989

NLNOM

BCAG

陉字概述

〔陉〕字拚音是(xíng),部首是⻖部,總筆數是7畫

〔陉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⻖𢀖)組成,造字法是會意字

〔陉〕字倉頡碼是NLNOM,五筆是BCAG,四角碼是7721

〔陉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649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8473,UTF8:E99989

〔陉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陉的意思

xíng ㄒㄧㄥˊ

基本解釋

山脈中斷的地方。

灶的邊緣。灶~(灶邊承器之物)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山脈中斷的地方。

山絕 《爾雅 · 釋山》。注:“連山中斷絕。”盤互長幹有絕,並包 佳麗入江亭。 宋 · 王安石《雨花台》趙( 希)與之,合軍 曲陽,攻取 丹丘、 華陽、 鴟之塞。 《史記 · 趙世家》。集解:“常山有井陘,中山有苦陘。”太行山首始於河內,北至幽州,凡有八,是山凡中斷皆曰 《述征記》

陘峴(山穀與山嶺);陘阻(斷崖險礙的地方)

defile; mountain pass;

2.灶邊承放器物處的形狀、樣子。

祀灶之禮,設主於灶 《禮記 · 月令》鄭玄注

edge of a kitchen stove;

3.斜坡。

膺峭袘,腹阻。 馬融《長笛賦》

slope;

4.古地名。

Xing town;

5.春秋楚地,在河南省郾城縣境。

6.戰國韓地,在今山西省曲沃縣境。

7.春秋周地,在今河南省沈陽縣西北三十裏。

8.姓。

陉字的翻譯

defile, mountain pass, gorge

Durchlauf (S)​, Klause (S)

abrup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