隱字的意思和解釋

yǐn yìn

⻖部 共16畫 左右結構 U+96B1 CJK 基本漢字

⻖ 部

16 畫

14 畫

左右結構

5234431215114544

yǐn,yìn

jan2

7223.7

U+96B1

E99AB1

NLBMP

BEAN

隱字概述

〔隱〕字拚音是(yǐn,yìn),部首是⻖部,總筆數是16畫

〔隱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⻖㥯)組成。

〔隱〕字倉頡碼是NLBMP,五筆是BEAN,四角碼是7223.7

〔隱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6B1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8577,UTF8:E99AB1

隱的意思

yìn ㄧㄣˋ

基本解釋

均見“”。

隱的國語辭典解釋

yǐn ㄧㄣˇ

詳細解釋

1.藏匿。

《說文解字 · 阜部》:“隱,蔽也。”《晉書 · 卷九四 · 隱逸傳 · 夏統傳》:“善歌舞,又能隱形匿影。”唐 · 李白《安陸白兆山桃花岩寄劉侍禦綰》詩:“樹雜日易隱,崖傾月難圓。”

2.遮瞞。

宋 · 蘇軾《上神宗皇帝書》:“一牛之失,則隱而不言,五羊之獲,則指為勞績。”

直言不隱。

3.憐憫、同情。

《孟子 · 梁惠王上》:“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,則牛羊何擇焉?”

4.詳細考量。

《管子 · 禁藏》:“是故君子上觀絕理者,以自恐也。下觀不及者,以自隱也。”唐 · 尹知章 · 注:“隱,度也。度己有不及之事當效之也。”

1.幽微精深處。

《易經 · 係辭上》:“探賾索隱,鉤深致遠。”《史記 · 卷一一七 · 司馬相如傳 · 太史公曰》:“《春秋》推見至隱,《易》本隱之以顯。”

2.痛苦。

《國語 · 周語上》:“勤恤民隱,而除其害也。”

難言之隱。

3.謎語。

《史記 · 卷一二六 · 滑稽傳 · 淳於髡傳》:“齊威王之時喜隱。”唐 · 司馬貞 · 索隱:“喜隱,謂好隱語。”

4.姓。如三國時吳國有隱蕃。

1.潛藏不露的、幽而不顯的。

《晉書 · 卷七五 · 王湛傳》:“初有隱德,人莫能知,兄弟宗族皆以為癡。”

隱情、隱疾、隱性。

2.窮困的。

《左傳 · 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政自之出久矣,隱民多取食焉。”

yìn ㄧㄣˋ

詳細解釋

憑據、倚靠。

《禮記 · 檀弓下》:“既葬而封,廣輪揜坎,其高可隱也。”漢 · 鄭玄 · 注:“隱,據也。”

隱的兩岸詞典解釋

yǐn ㄧㄣˇ

詳細解釋

1.躲藏起來不顯露(與“”相對)。

隱蔽、隱身、隱於山野。

2.掩蓋真相,不讓人知道。

隱姓埋名、隱惡揚善。

3.潛在深處的;不外露的。

隱私、隱秘、隱疾。

4.不明顯;不清楚。

隱晦、山隱隱,水迢迢。

5.秘密或不便告人的事。

難言之隱。

6.憐惜;同情。

惻隱之心。

7.姓。

隱字的翻譯

hide, conceal; hidden, secret

heimlich, verborgen , Yin (Eig, Fam)

caché, latent

オン イン かくれ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