隳字的意思和解釋

huī

⻖部 共17畫 上下結構 U+96B3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⻖ 部

17 畫

15 畫

上下結構

52131212511342444

huī

fai1

7433.8

U+96B3

E99AB3

NBOP

BDAN

隳字概述

〔隳〕字拚音是(huī),部首是⻖部,總筆數是17畫

〔隳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隋𠇍)組成。

〔隳〕字倉頡碼是NBOP,五筆是BDAN,四角碼是7433.8

〔隳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6B3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8579,UTF8:E99AB3

〔隳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隳的意思

huī ㄏㄨㄟ

基本解釋

毀壞;崩毀:“~人之城郭。”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毀壞城牆或山頭;毀壞。

名城。 漢 · 賈誼《過秦論》一夫作難而七廟隳。

隳墮(毀壞;動搖);隳突(騷擾);隳圮(傾坍;倒塌);隳名(隱姓埋名)

destroy wall or hill; destroy;

2.怠惰。通“” 。

隳惰(懈怠);隳慢(怠惰;怠慢)

be lazy;

duò ㄉㄨㄛˋ

基本解釋

古通“”,懶惰。

隳的國語辭典解釋

huī ㄏㄨㄟ

詳細解釋

毀壞、損毀。

《呂氏春秋 · 慎大覽 · 順說》:“隳人之城郭,刑人之父子也。”《文選 · 賈誼 · 過秦論》:“一夫作難而七廟隳,身死人手,為天下笑者,何也?”

隳的兩岸詞典解釋

huī ㄏㄨㄟ

詳細解釋

《書》毀壞;損毀。

一夫作難而七廟隳,身死人手,為天下笑者,何也(《文選‧賈誼‧過秦論》)?。

隳字的翻譯

to destroy; to overthrow

notschlachten, vernichten

détruire

キ くずす くずれる こぼつ やぶれ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