雜字的意思和解釋
雜
⾫部 共18畫 左右結構 U+96DC CJK 基本漢字
雜字概述
〔雜〕字拚音是(zá),部首是⾫部,總筆數是18畫。
〔雜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椎𠅃,⿰𰗣隹)組成。
〔雜〕字倉頡碼是YDOG,五筆是YWWY,四角碼是0091.4。
〔雜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6DC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8620,UTF8:E99B9C。
雜的國語辭典解釋
雜 zá ㄗㄚˊ
詳細解釋
動
1.五彩相合。
《說文解字 · 衣部》:“雜,五彩相會。”南朝梁 · 劉勰《文心雕龍 · 情采》:“五色雜而成黼黻,五音比而成韶夏。”
2.混合、摻入。
《漢書 · 卷九 · 元帝紀》:“漢家自有製度,本以霸王道雜之,柰何純任德教,用周政乎!”
摻雜、夾雜。
形
1.瑣碎、繁亂。
《易經 · 係辭下》:“其稱名也,雜而不越。”
雜務、雜亂、繁雜。
2.不單純、不純粹的。
複雜、雜種。
3.非正項的。
雜支、雜稅、雜糧。
4.不同類的。
雜燴、南北雜貨。
副
◎混亂。
《禮記 · 曲禮上》:“男女不雜坐,不同椸枷。”《後漢書 · 卷三九 · 趙谘傳》:“法度衰毀,上下僭雜。”
名
◎國劇裏不重要的腳色,扮演供役使奔走的人。
雜的兩岸詞典解釋
雜字的翻譯
mixed, blended; mix, mingle
vermischt
divers, varié, mélangé
ソウ ゾウ ザツ まじ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