靷字的意思和解釋

yǐn

⾰部 共13畫 左右結構 U+9777 CJK 基本漢字

⾰ 部

13 畫

4 畫

左右結構

1221251125152

yǐn

jan5

4250.0

U+9777

E99DB7

TJNL

AKFH06 AFXH98 AFXH86

靷字概述

〔靷〕字拚音是(yǐn),部首是⾰部,總筆數是13畫

〔靷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革引)組成。

〔靷〕字倉頡碼是TJNL,五筆是AKFH06 AFXH98 AFXH86 ,四角碼是4250.0

〔靷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777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8775,UTF8:E99DB7

靷的意思

yǐn ㄧㄣˇ

基本解釋

引車前進的皮帶,一端套在車上,一端套在牲口胸前:“我兩~將絕。”

古同“”,牛鼻繩:“李密乘一黃牛……一手捉牛~,一手翻《漢書》。”

詳細解釋

名詞

引車前行的皮帶。

,引軸也。 《說文》,所以引車也。 《釋名》喪荒之聯事。 《周禮 · 小宰》。注:“屬其六紖。”遊環脅驅,陰鋈續。 《詩 · 秦風 · 小戎》

靷環(遊環,即服馬背上的皮環)

leather strap for pulling cart;

靷的國語辭典解釋

yǐn ㄧㄣˇ

詳細解釋

係在車軸,拉車前進的皮帶。

《左傳 · 哀公二年》:“我兩靷將絕,吾能止之。”

靷的兩岸詞典解釋

yǐn ㄧㄣˇ

詳細解釋

《書》係在車軸,拉車前行的皮帶。

靷字的翻譯

the leather belt that connects a horse with a cart

Spuren (S)

traces (d'une calèche)​

イン チン ジ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