鞅字的意思和解釋

yāng yǎng yàng

⾰部 共14畫 左右結構 U+9785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⾰ 部

14 畫

5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12212511225134

yāng,yǎng,yàng

joeng1

4553.0

U+9785

E99E85

TJLBK

AKFD06 AFMD98 AFMD86

鞅字概述

〔鞅〕字拚音是(yāng,yǎng,yàng),部首是⾰部,總筆數是14畫

〔鞅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革央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鞅〕字倉頡碼是TJLBK,五筆是AKFD06 AFMD98 AFMD86 ,四角碼是4553.0

〔鞅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785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8789,UTF8:E99E85

〔鞅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鞅的意思

yāng ㄧㄤ

基本解釋

古代用馬拉車時套在馬頸上的皮套子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形聲。從革,央聲。舊讀作 yǎng。革,去了毛的獸皮。本義:套在馬頸或馬腹上的皮帶。

2.同本義。

,頸靼也。 《說文》璁瓏走鈿車。 杜牧《街西長句》詩

鞅絆(拘係馬腹和馬腳的繩帶);鞅軛(馬駕具);鞅勒(套馬的繩帶和勒馬的索)

martingale;

3.借指車馬。

野外罕人事,窮巷寡輪 陶潛《歸園田居》

carriages and horses;

4.姓。

5.另見 yàng。

yàng ㄧㄤˋ

基本解釋

〔牛~〕牛拉東西時架在脖子上的器具。

詳細解釋

形容詞

1.通“”。鬱鬱不樂的樣子。

心常 《漢書 · 高帝紀》居常 《漢書 · 韓信傳》。注:誌不滿也。”

sad;

2.另見 yāng。

鞅的國語辭典解釋

yāng ㄧㄤ

詳細解釋

1.套在馬頸上,用以駕車的皮帶。

《左傳 · 襄公十八年》:“大子抽劍斷鞅乃止。”

2.泛指車馬。

晉 · 陶淵明《歸園田居》詩五首之二:“野外罕人事,窮巷寡輪鞅。”

不滿意的樣子。參見“鞅鞅”條。

yǎng ㄧㄤˇ

詳細解釋

(一)之又音。

鞅的兩岸詞典解釋

yāng ㄧㄤ

詳細解釋

古代指套在拉車的馬或牛頸上的皮帶。

yāng ㄧㄤ

詳細解釋

牛拉東西時,架在牛頸上的曲木挽具。

牛鞅子。

鞅字的翻譯

leather strap over horse's neck

Martingal , Yang (Eig, Fam)

Martingale (calcul stochastique)​

オウ ヨウ むなが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