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字的意思和解釋

yīn

⾳部 共9畫 上下結構 U+97F3 CJK 基本漢字

一級漢字 通用字

⾳ 部

9 畫

上下結構

指事字

414312511

yīn

jam1

0060.1

U+97F3

E99FB3

YTA

UJF

音字概述

〔音〕字拚音是(yīn),部首是⾳部,總筆數是9畫

〔音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造字法是指事字

〔音〕字倉頡碼是YTA,五筆是UJF,四角碼是0060.1

〔音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7F3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8899,UTF8:E99FB3

〔音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

音的意思

yīn ㄧㄣ

基本解釋

聲,亦特指有節奏的聲。聲~。~樂( yuè )。~律。~色。~量。~區。~韻。~像。~容(聲音、容貌)。弦外之~。

信息,消息。~信。佳~。~訊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指事。從言含一。甲骨文“言、音”互用,金文、小篆在“言中加一橫,表示所發之音。本義:聲音。

2.同本義。

,聲也。生於心,有節於外。謂之 《說文》。一說笙、祝、鼓、簫、琴、塤、鍾、磬也。 《白虎通 · 禮樂》之起,由人心生也。聲成文,謂之 《禮記 · 樂記》,樂之輿也。 《左傳 · 昭公二十一年》雞狗之相聞。 《莊子》清越。 宋 · 蘇軾《石鍾山記》鳥獸跡。 清 · 姚鼐《登泰山記》

音顙(喉嚨);音強(指聲音的強弱。也叫響度或音勢。音的強弱,因發音體振動時之振幅大小而異,振幅大者則音強,振幅小者則音弱);音製(音調高下疾徐的節奏);音頻(人類耳朵能產生反應的聲音頻率範圍)

sound; voice;

3.音樂。

莫不中 《莊子 · 養生主》趙王好 《史記 · 廉頗藺相如列傳》

音律;音調。

music tone;

4.泛指語言、消息、訊息等 。

佳音;音訊(言信,消息)

news; message; information;

5.字的音讀。

無改。 唐 · 賀知章《回鄉偶書》謬也。 宋 · 王安石《遊褒禪山記》

音韻(指“”字字音中的聲、韻、調)

pronunciation;

音的國語辭典解釋

yīn ㄧㄣ

詳細解釋

1.聲響、聲音。

噪音、雜音、錄音、餘音繞梁。

2.腔調。

宋 · 蘇軾《祭石幼安文》:“竄流江湖,隻影自憐,聞人蜀音,回首粲然。”

口音、鄉音。

3.字的音讀。

《晉書 · 卷九一 · 儒林傳 · 徐邈傳》:“撰正五經音訓,學者宗之。”

字音、注音、音切。

4.書信、消息。

回音、靜候佳音、音信全無。

5.敬稱他人的言語。

玉音、德音。

6.姓。如清代有音泰。

7.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
yìn ㄧㄣˋ

詳細解釋

樹蔭。

《左傳 · 文公十七年》:“鹿死不擇音,小國之事大國也,德則其人也,不德則其鹿也。”

音的兩岸詞典解釋

yīn ㄧㄣ

詳細解釋

1.聲音;讀音。

消音、播音、字音。

2.音樂;音律。

亡國之音、音階、音域。

3.特指語音或音節。

正音、鄉音、音譯、複音詞。

4.音信;消息。

回音、福音、佳音。

5.姓。

6.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
音字的翻譯

sound, tone, pitch, pronunciation; Kangxi radical 180

Ton, Laut

son, bruit, tonalité, note (musique)​

オン イン おと 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