颏字的意思和解釋
颏
⻚部 共12畫 左右結構 U+988F CJK 基本漢字
颏字概述
〔颏〕字拚音是(kē),部首是⻚部,總筆數是12畫。
〔颏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亥頁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颏〕字倉頡碼是YOMBO,五筆是YNTM,四角碼是0188。
〔颏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88F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9055,UTF8:E9A28F。
〔颏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颏的意思
颏 kē ㄎㄜ
基本解釋
◎臉的最下部分,在兩腮和嘴的下麵。通稱“下巴”、“下巴頦兒”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下頜下方或下頜支之間的表麵,通稱“下巴”。
頦,頤下也。 《玉篇》我手承頦肘拄座。 韓愈《記夢》
頦頤(下巴和腮幫子);頦頷(下巴);頦頰(臉麵,麵子)
chin;
2.另見 ké。
颏字的翻譯
chin
Kinn (S), Kinn (S)
menton, (utilisé dans les noms d'oiseaux) gor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