飐字的意思和解釋

zhǎn

⻛部 共9畫 半包圍結構 U+98D0 CJK 基本漢字

三級漢字 通用字

⻛ 部

9 畫

5 畫

半包圍結構

形聲字

353421251

zhǎn

zim2

7121.6

U+98D0

E9A390

XHNYR

WRHK06 WRHK98 MQHK86

飐字概述

〔飐〕字拚音是(zhǎn),部首是⻛部,總筆數是9畫

〔飐〕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,可拆解為(⿺風占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飐〕字倉頡碼是XHNYR,五筆是WRHK06 WRHK98 MQHK86 ,四角碼是7121.6

〔飐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8D0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9120,UTF8:E9A390

〔飐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三級字表中。

飐的意思

zhǎn ㄓㄢˇ

基本解釋

風吹顫動。~~(風吹搖曳的樣子)。~灩(水波蕩漾的樣子)。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風吹物使其顫動。

清涼傘如雲,馬頭下朱纓似火。 元 · 佚名《秦倂六國平話》

颭拂(拂動);颭颭(飄動的樣子);颭颶(狂風吹拂的樣子);颭閃(飄動閃忽)

quiver in the wind;

2.顫動;搖動。

鸚鵡洲頭浪沙,青樓春望日將斜。 唐 · 劉禹錫《浪淘沙》

颭動(顫動;搖動)

set in motion; shake;

飐字的翻譯

sway in wind

schwanken, Schaukeln (S)

se balancer dans le v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