飨字的意思和解釋
飨
⾷部 共12畫 左右結構 U+98E8 CJK 基本漢字
飨字概述
〔飨〕字拚音是(xiǎng),部首是⾷部,總筆數是12畫。
〔飨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鄉食)組成,造字法是會意字、形聲字。
〔飨〕字倉頡碼是VHOIV,五筆是XTWE06 XTWV98 XTWE86 ,四角碼是2823。
〔飨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8E8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9144,UTF8:E9A3A8。
〔飨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飨的意思
飨 xiǎng ㄒㄧㄤˇ
基本解釋
①用酒食招待客人,泛指請人受用。~會。~宴。~客。
②祭祀。
③同“享”。
詳細解釋
動詞
1.會意兼形聲。從食,從鄉,鄉亦聲。本義:鄉人相聚宴飲。
2.同本義。
饗,鄉人飲酒也。 《說文》饗,歆饗。 《廣韻》尚蚃。 《儀禮 · 少牢饋食禮》將弗克饗為人而已。 《國語 · 晉語一》君其饗之。 《國語 · 晉語四》先祭而後饗。 《淮南子 · 說山》朋酒斯饗,曰殺羔羊。 《詩 · 豳風》。毛傳:“饗,鄉人飲酒也。”
feast;
3.設盛宴待賓客。
鍾鼓既沒,一朝饗之。 《詩 · 小雅 · 彤弓》及饗日,帷諸門左。 《左傳 · 昭公二十七年》夫人薑氏饗 齊侯。 《穀梁傳 · 莊公四年》。注:“饗,食也,兩君相見之禮。”饗禮九獻。 《周禮 · 大行人》壹食再饗。 《儀禮 · 聘禮》而後饗冠者。 《禮記 · 曾子問》
饗客;以饗群臣;饗日(宴請之日);饗賜(宴請賓客);饗會(宴會)
provide dinner for; entertain;
4.祭獻。
[曹丕]遂統甲兵三十萬,南巡 沛國譙縣,大饗先塋。 《三國演義》
饗牢(祭獻神靈或祖先的犧牲);饗墳(用酒食祭掃墳塋)
sacrifice;
5.犒賞,賞賜 。
饗祚(賜福。特指給予帝位)
grant;
6.用酒食慰勞。
旦日饗士卒。 《史記 · 項羽本紀》
饗士(以酒飯款待兵士)
offer food and drink;
7.享受。通“享”。
子,周公之孫也,多饗大利,猶思不義。 《左傳 · 哀公十五年》王饗禮,命之宥。 《左傳 · 僖公二十五年》饗德懷恩。 唐 · 李朝威《柳毅傳》
饗國(國君在位期間。同享國);饗福(享受福祉。即享福);以饗讀者;饗國(享國);饗年(統治國家的年數)
enjoy;
8.接受酒食。
神饗而民聽。 《國語 · 周語上》饗,受食亦曰饗。 清 · 朱駿聲《說文通訓定聲》
receive entertainment;
飨字的翻譯
host banquet; banquet
offrir, régal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