饉字的意思和解釋

jǐn

⻟部 共19畫 左右結構 U+9949 CJK 基本漢字

⻟ 部

19 畫

11 畫

左右結構

3445115412212511121

jǐn

gan2

8471.4

U+9949

E9A589

OITLM

WYAG06 WVAG98 WPAG86

饉字概述

〔饉〕字拚音是(jǐn),部首是⻟部,總筆數是19畫

〔饉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飠堇)組成。

〔饉〕字倉頡碼是OITLM,五筆是WYAG06 WVAG98 WPAG86 ,四角碼是8471.4

〔饉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949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9241,UTF8:E9A589

饉的意思

jǐn ㄐㄧㄣˇ

基本解釋

蔬菜欠收。《爾雅•釋天》:“穀不熟為饑,蔬不熟為饉。”

穀物欠收。《墨子•七患》:“一穀不收謂之饉,二穀不收謂之旱。”

通“”。餓死。亦指餓死的人。《文選•班彪〈王命論〉》:“夫餓饉流隸,飢寒道路,思有短褐之襲,簷石之蓄。”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形聲。從食,堇( qín )聲。本義:蔬菜和野菜都吃不上。

2.同本義。

,蔬不熟曰 《說文》可食之菜,皆不熟爲 《爾雅 · 釋天》李注或紛擾之際,或荒之餘;威惠所加,罔不和輯。 唐 · 白居易《除李遜京兆尹製》

vegetable failure;

3.穀物欠收。

一穀不收謂之,二穀不收謂之旱。 《墨子 · 七患》二穀不升謂之飢,三穀不升謂之 《穀梁傳 · 襄公二十四年》

crop failure;

4.通「殣」。餓死。餓死的人。

夫餓流隸,飢寒道路,思有短褐之襲,簷石之蓄。 《文選 · 班彪 · 王命論》

person starved to death;

缺乏 多者不獨衍,少者不獨饉。——《鹽鐵論》 【漢典】。

lack;

饉的國語辭典解釋

jǐn ㄐㄧㄣˇ

詳細解釋

1.蔬菜不成熟的情況。

《爾雅 · 釋天》:“穀不熟為饑,蔬不熟為饉。”

2.五穀歉收的荒年。

《晉書 · 卷二六 · 食貨誌》:“兵革屢興,荒饉薦及。”唐 · 白居易《除李遜京兆尹製》:“或紛擾之際,或荒饉之餘;威惠所加,罔不和輯。”

jìn ㄐㄧㄣˋ

詳細解釋

(一)之又音。

饉的兩岸詞典解釋

jǐn ㄐㄧㄣˇ

詳細解釋

菜蔬歉收;泛指荒年。

饑饉、年饉。

饉字的翻譯

time of famine or crop failure

Missernte (S)

disette de légumes, 3 ans sans récolte

キン ゴン うえ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