饘字的意思和解釋

zhān

⻟部 共21畫 左右結構 U+9958 CJK 基本漢字

⻟ 部

21 畫

13 畫

左右結構

344511544125251125111

zhān

zin1

8071.7

U+9958

E9A598

OIYWM

WYYG06 WVYG98 WPYG86

𫗴

饘字概述

〔饘〕字拚音是(zhān),部首是⻟部,總筆數是21畫

〔饘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飠亶)組成。

〔饘〕字倉頡碼是OIYWM,五筆是WYYG06 WVYG98 WPYG86 ,四角碼是8071.7

〔饘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958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9256,UTF8:E9A598

饘的意思

zhān ㄓㄢ

基本解釋

稠(粥):“~粥之食。”

煮或吃(稠粥):“~於是,鬻於是,以餬餘口。”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稠粥。

,糜也。從食,亶聲。周謂之糜木,謂之 《說文》。按,厚者曰饘,稀者曰粥。”相謁而食麥 《方言一》。注:“糜也。”寧子職納橐焉。 《左傳 · 僖公二十八年》饑饉仍臻蔬糊口。 崔浩《食經序》昔正考父粥以糊口。 宋 · 司馬光《訓儉示康》

thick gruel;

2.正考父,春秋時魯國大夫,孔子的遠祖)。又

饘酏(稠粥與稀粥);饘蔬(粥與蔬菜);饘食(粥);饘麋(粥。

3.泛指稀飯。

粥之食。 《禮記 · 檀弓》

饘饘(稀飯與菜湯);饘食(饘粥。都指稀飯);饘飲(稀飯與菜湯)

gruel; portridge;

動詞

1.煮粥。

於是,粥於是,以餘口。 《史記 · 孔子世家》

cook gruel; make the congee;

2.吃飯。

野僧早饑不能 黃庭堅《武昌鬆風閣》

eat; have a meal;

饘的國語辭典解釋

zhān ㄓㄢ

詳細解釋

濃稠的粥。

《禮記 · 檀弓上》:“𫗴粥之食。”唐 · 皮日休《三羞》詩三首之三:“朝食有麥𫗴,晨起有布衣。”

饘的兩岸詞典解釋

zhān ㄓㄢ

詳細解釋

《書》濃稠的粥。

朝食有麥𫗴,晨起有布衣(唐‧皮日休《三羞詩》三首之三)。

饘字的翻譯

gruel

Reis-Congee, eine Art Reisschleimsuppe

セン か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