饰字的意思和解釋

shì

⻠部 共8畫 左右結構 U+9970 CJK 基本漢字

一級漢字 通用字

⻠ 部

8 畫

5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35531252

shì

sik1

2872

U+9970

E9A5B0

NVOLB

QNTH

饰字概述

〔饰〕字拚音是(shì),部首是⻠部,總筆數是8畫

〔饰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饰〕字倉頡碼是NVOLB,五筆是QNTH,四角碼是2872

〔饰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970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9280,UTF8:E9A5B0

〔饰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

饰的意思

shì ㄕˋ

基本解釋

裝點得好看。裝~。修~。

裝飾用的東西。首~。銀~。

裝扮,扮演角色。~演。

假托,遮掩。~辭。粉~。掩~。文過~非。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形聲。從巾,從人,食聲。人佩巾有裝飾作用。本義:刷拭。

2.同本義。

,刷也。 《說文》。按,字亦作拭。凡祭祀,其牛牲。 《周禮 · 地官 · 封人》

brush;

3.裝飾;修飾。

運而有光者,也。 《大戴禮記 · 勸學》共粉之,如嫁女床席。 《史記 · 滑稽列傳》 《禮記 · 玉藻》君子不以紺緅 《論語》以篆文、山龜鳥獸之形。 《後漢書 · 張衡傳》若稍以樓觀亭榭,與江山相發揮,自當高出金山之上矣。 宋 · 陸遊《過小孤山大孤山》

飾車(有彩漆文飾之車。大夫以上所乘);飾說(修飾美巧的文辭)

adorn; dress up;

4.掩飾,粉飾。

辯足以非。 《莊子 · 盜蹠》省宣義。 《史記 · 秦皇紀》。正義:謂文飾也。”皆以情對,不能隱 《漢書 · 範謗傳》

飾非(明知其過失而加以掩飾);飾詐(矯飾詐偽);飾智(設巧使詐以欺騙他人);飾過(掩飾過失);飾偽(矯飾和虛偽);飾非遂過(知過不改而更加掩飾,因使錯誤形成)

make a pretext; gloss over; whitewash;

5.表揚,獎勵。

上以賢良,下以養百姓而安樂之。 《荀子 · 王製》

飾終(古代表揚死者尊榮的典禮);飾擢(獎勵才能之士並加以拔擢任用)

praise; reward;

6.通“”。整飭;整治。

凡祭祀其牛牲。 《周禮 · 地官 · 封人》欲民之有恥,則小恥不可不也。 《管子 · 權修》王者之人動以禮義。 《荀子 · 王製》古者大國過小邑,小邑必城而請罪。 《穀梁傳 · 襄公二十五年》法設刑,而天下治。 賈誼《過秦論》

renovate; repair;

名詞

飾物,裝飾品。

青黃刻鏤之 《墨子 · 辭過》同舍生皆披綺繡,戴朱纓寶之帽。 明 · 宋濂《送東陽馬生序》

首飾;衣飾;花飾;窗飾;飾巾(戴頭巾為飾,而不加冠冕)

decorations; ornament;

饰字的翻譯

decorate, ornament, adorn

garnieren, schmücken , Verzierungen (S)

décorer, parer, jourer le rôle de, se déguiser e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