馘字的意思和解釋
馘
⾸部 共17畫 左右結構 U+9998 CJK 基本漢字
馘字概述
〔馘〕字拚音是(guó,xù),部首是⾸部,總筆數是17畫。
〔馘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首或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馘〕字倉頡碼是TUIRM,五筆是UTHG,四角碼是8365.0。
〔馘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998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9320,UTF8:E9A698。
〔馘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三級字表中。
馘的意思
馘 guó ㄍㄨㄛˊ
基本解釋
◎古代戰爭中割取敵人的左耳以計數獻功:“俘二百五十人,~百人”。
詳細解釋
動詞
◎(形聲。從耳,或聲。本義:古代戰爭割取敵人的左耳,用以計數報功)同本義 馘,軍戰斷耳也。春秋傳曰:“以為俘馘。——《說文》馘,獲也。——《爾雅》攸馘安安。——《詩·大雅·皇矣》以馘馘告。——《禮記·王製》俘二百八十人,馘百人。——《左傳》
cut off left ear;
名詞
◎割下的左耳 矯矯虎臣,在泮獻馘。——《詩·魯頌·泮水》獻馘萬計。——《三國誌·武帝紀》
cut off left ear;
馘的國語辭典解釋
馘 guó ㄍㄨㄛˊ
詳細解釋
動
◎古代戰爭時割取敵人左耳以獻功。
《左傳 · 宣公二年》:“俘二百五十人,馘百人。”唐 · 太宗《令諸州剗削京觀詔》:“鋒刃之下,恣情翦馘。”
名
◎被割下的左耳。
《詩經 · 魯頌 · 泮水》:“矯矯虎臣,在泮獻馘。”《左傳 · 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獻俘授馘,飲至大賞。”
馘的兩岸詞典解釋
馘字的翻譯
cut off left ear; tally dead enemy
couper l'oreille gauche, compter les morts chez l'ennemi
カク コク ケキ ゲキ キャク くびきる みみき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