駓字的意思和解釋

⾺部 共15畫 左右結構 U+99D3 CJK 基本漢字

⾺ 部

15 畫

5 畫

左右結構

121125444413241

pei1

7131.9

U+99D3

E9A793

SFMFM

CODG06 CODG98 CGIG86

𬳵

駓字概述

〔駓〕字拚音是(),部首是⾺部,總筆數是15畫

〔駓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馬丕)組成。

〔駓〕字倉頡碼是SFMFM,五筆是CODG06 CODG98 CGIG86 ,四角碼是7131.9

〔駓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9D3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9379,UTF8:E9A793

駓的意思

pī ㄆㄧ

基本解釋

毛色黃白相雜的馬。亦稱“桃花馬”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(形聲。從馬,丕聲。本義:毛色黃白相雜的馬) 同本義。又名桃花馬 駓,黃馬白毛也。——《說文》黃白雜毛,駓。——《爾雅》有騅有駓,有騂有騏。——《詩·魯頌·駉》

yellow-white horse;

形容詞

疾走的樣子。

逐人些。 《楚辭 · 招魂》。注:“走貌。”

駓駓(疾走的樣子);駓騃(疾走的樣子)

gallopping;

駓的國語辭典解釋

pī ㄆㄧ

詳細解釋

黃白雜毛的馬。

《詩經 · 魯頌 · 駉》:“有騅有駓,有騂有騏。”漢 · 鄭玄 · 箋:“黃白雜毛 曰駓。”

駓的兩岸詞典解釋

pī ㄆㄧ

詳細解釋

《書》毛色黃白相雜的馬。

穹廬或白黑,驛騎半黃駓(元‧耶律楚材《懷古一百韻寄張敏之》)。

駓字的翻譯

gallop

(cheval)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