駘字的意思和解釋
駘
⾺部 共15畫 左右結構 U+99D8 CJK 基本漢字
駘字概述
〔駘〕字拚音是(tái,dài,zhài,tāi),部首是⾺部,總筆數是15畫。
〔駘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馬台)組成。
〔駘〕字倉頡碼是SFIR,五筆是COCK06 COCK98 CCKG86 ,四角碼是7336.0。
〔駘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9D8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9384,UTF8:E9A798。
駘的意思
駘的國語辭典解釋
駘 tái ㄊㄞˊ
詳細解釋
名
1.劣馬。
《楚辭 · 宋玉 · 九辯》:“卻騏驥而不乘兮,策駑駘而取路。”北周 · 庾信《代人致乞致仕表》:“臣又聞驅奔效駕,先輟於羸駘。”
2.比喻庸才。
隋 · 江總《勞酒賦》:“謬陳力而策駘,豈酬恩於暮年。”
動
◎脫除、脫落。
《後漢書 · 卷四二 · 崔寔傳》:“自數世以來,政多恩貸,馭委其轡,馬駘其銜。”
駘的兩岸詞典解釋
駘字的翻譯
an old, tired horse, a jade; tired, exhausted
(arch.) fatigué, épuisé
タイ ダイ ダ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