駢字的意思和解釋
駢
⾺部 共16畫 左右結構 U+99E2 CJK 基本漢字
駢字概述
〔駢〕字拚音是(pián),部首是⾺部,總筆數是16畫。
〔駢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馬並)組成。
〔駢〕字倉頡碼是SFTT,五筆是COUA06 COUA98 CUAH86 ,四角碼是7834.1。
〔駢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9E2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9394,UTF8:E9A7A2。
駢的國語辭典解釋
駢 pián ㄆㄧㄢˊ
詳細解釋
動
1.兩馬並駕一車。
《說文解字 · 馬部》:“駢,駕二馬也。”
2.兩匹馬並行。
唐 · 薛濤《送鄭眉州》詩:“雙旌千騎駢東陌,獨有羅敷望上頭。”
3.兩物並列。
宋 · 曹勳《出入塞詩 · 序》:“聞南使過,駢肩引頸,氣哽不得語。”
形
1.兩物相連的。
駢拇枝指。
2.有對偶的。
唐 · 柳宗元《乞巧文》:“駢四儷六,錦心繡口。”
駢句。
副
1.齊並的。
唐 · 韓愈《雜說》:“故雖有名馬,祗辱於奴隸人之手,駢死於槽櫪之閑,不以千裏稱也。”
2.表示並聯的性質狀態。
唐 · 柳宗元《遊黃溪記》:“祠之上兩山牆立,如丹碧之華葉駢植。”
名
1.地名。春秋時齊邑,故地約在今大陸地區山東省臨朐縣。
2.文體名。講究句式整齊、對仗工整、辭藻華麗的文體。
駢文、駢體文。
3.姓。如春秋時齊有駢邑。
駢的兩岸詞典解釋
駢字的翻譯
team of horses; associate, join
paire, ensemble, pouces soudés
ヘン ベン なら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