騎字的意思和解釋
騎
⾺部 共18畫 左右結構 U+9A0E CJK 基本漢字
騎字概述
〔騎〕字拚音是(qí,jì),部首是⾺部,總筆數是18畫。
〔騎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馬奇)組成。
〔騎〕字倉頡碼是SFKMR,五筆是CODK06 CODK98 CDSK86 ,四角碼是7432.1。
〔騎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A0E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9438,UTF8:E9A88E。
騎的意思
騎 qí ㄑㄧˊ
基本解釋
①跨坐在牲畜或其他東西上。~馬。~射。~兵。~者善墮(經常騎馬的常會掉下馬來;喻擅長某事物的人,反而容易大意,招致失誤)。
②兼跨兩邊。~縫蓋章。
③騎的馬或乘坐的其他動物(舊讀jì)坐~。
④騎兵,亦泛指騎馬的人(舊讀jì)輕~。鐵~。車~。
⑤一人一馬的合稱(舊讀jì)千~。千乘萬~。
詳細解釋
動
1.形聲。從馬,奇聲。本義:跨馬。
2.同本義。
騎,跨馬也。 《說文》步騎羅些。 《楚辭 · 招魂》脫身獨騎。 《史記 · 項羽本紀》其子好騎。 《淮南子 · 人間訓》騎大馬。 明 · 劉基《賣柑者言》騎馬挾矢。 清 · 徐珂《清稗類鈔 · 戰事類》
騎射(騎馬射箭);騎寇(騎馬入侵的賊寇,也是對北方遊牧民族的鄙稱);騎獵(騎馬打獵);騎戰(騎馬打仗)
ride;
3.跨於物上或兩邊叫騎,跨坐。
不騎衡。 《史記 · 袁盎傳》
騎兩頭馬(比喻兩頭觀望,看風向);騎鯨(乘鯨;借指死亡或隱遁);騎驢覓驢(是說忘記自己已有又向外追求);騎鶴上揚州(比喻妄想、奢望)
stride;
4.跨越。
爽氣收回騎月雨,快風散盡滿天雲。 宋 · 陸遊《村社禱晴有應》
surmount;
名詞
1.馬。
前有車騎。 《禮記 · 曲禮》不聞爺孃喚女聲,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。 《樂府詩集 · 木蘭詩》下騎搏戰。 清 · 邵長蘅《青門剩稿》
坐騎(供人騎的馬);車騎(車和馬)
horse;
2.騎兵;騎馬的人。
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 項王。 《史記 · 項羽本紀》宦騎與黃門附馬。 《漢書 · 李廣蘇建傳》騎乃得過。 《資治通鑑》諜報敵騎至。 清 · 徐珂《清稗類鈔 · 戰事類》
騎邑(騎士的居邑);輕騎(輕裝的騎兵);驍騎(勇猛的騎兵);騎軍(騎兵部隊);騎操(騎兵操練)
cavalryman; rider;
3.侍從。
公孫弘斷髮而爲 越王騎。 《韓非子》
attendant;
量詞
1.用於馬,相當於「匹」。
掙下一頭牛兒,一騎馬兒。 《醒世恆言》
2.&;X({jì}) 一人一馬的合稱。
騎千餘。 《史記 · 陳涉世家》東方千餘騎。 《樂府詩集 · 陌上桑》翩翩兩騎來是誰。 唐 · 白居易《賣炭翁》詩賊二十餘騎。 明 · 魏禧《大鐵椎傳》
騎的國語辭典解釋
騎 qí ㄑㄧˊ
詳細解釋
動
1.跨坐在動物或其他物體的上麵。
《史記 · 卷七 · 項羽本紀》:“項王乃上馬騎。”唐 · 李賀《苦畫短》詩:“誰似任公子,雲中騎碧驢。”
騎馬、騎車、騎虎難下。
2.兼跨兩處。
宋 · 陸遊《村社禱晴有應》詩:“爽氣收回騎月雨,快風散盡滿天雲。”
騎縫章。
騎 jì ㄐㄧˋ
詳細解釋
名
1.乘坐的馬。
明 · 徐弘祖《徐霞客遊記 · 卷一上 · 遊天台山日記》:“取寒、明兩岩道,由寺向西門覓騎。”
坐騎。
2.乘馬作戰的士卒。
《史記 · 卷七 · 項羽本紀》:“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。”唐 · 高適《燕歌行》:“胡騎憑陵雜風雨。”
鐵騎、輕騎。
3.量詞。計算人馬的單位。
唐 · 李白《從軍行》:“突營射殺呼延將,獨領殘兵千騎歸。”《三國演義 · 第四回》:“奉先可親去揀一騎賜與孟德。”
騎的兩岸詞典解釋
騎字的翻譯
ride horseback; mount; cavalry
(Fahrrad, Motorrad) fahren (V), reiten (V), Qi (Eig, Fam)
chevaucher, monter à califourchon, monter à (vélo, ...)
キ ギ の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