驛字的意思和解釋
驛
⾺部 共23畫 左右結構 U+9A5B CJK 基本漢字
驛字概述
〔驛〕字拚音是(yì),部首是⾺部,總筆數是23畫。
〔驛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馬睪)組成。
〔驛〕字倉頡碼是SFWLJ,五筆是COLF06 COLF98 CLFF86 ,四角碼是7634.1。
〔驛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A5B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9515,UTF8:E9A99B。
驛的意思
驛 yì ㄧˋ
基本解釋
①舊時供傳遞公文的人中途休息、換馬的地方,亦指供傳遞公文用的馬。~站。~館。~丞(掌管驛站的官員)。~吏。
②現為地名用字。龍泉~(在中國四川省)。
③古同“繹”,絡繹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形聲。從馬,睪( yì )聲。本義:古代供傳遞公文或傳送消息用的馬。
2.同本義。
驛,置騎也。 《說文》即孟子置郵,所謂遽也。馹爲傳車,驛爲馬騎。楚子乘驛。 《左傳 · 文公十六年》使驛謁諸王。 《左傳 · 襄公二十七年》後數日驛至。 《後漢書 · 張衡傳》
post horse;
3.驛站。
驛外斷橋邊,寂寞開無主。 陸遊《卜算子 · 詠梅》
驛遞夫馬(驛馬);驛馬星(星相家的迷信說法,若占卜得驛馬星,表示將遠行、赴任、移居);驛吏(管理驛站的官吏);驛亭(古代作爲行旅中途休息住宿的處所);驛書(以驛馬傳送的文書);驛館(旅館,驛舍);驛騎(乘驛馬傳遞文書的使者)
post;
驛的國語辭典解釋
驛 yì ㄧˋ
詳細解釋
名
1.古代供傳遞公文或官員來往使用的馬。
唐 · 白居易《寄隱者》詩:“道逢馳驛者,色有非常懼。”
2.古代供傳送公文的人或往來官員換馬、暫時休息的地方。
唐 · 岑參《武威送劉單判官赴安西行營便呈高開府》詩:“寒驛遠如點,邊烽互相望。”宋 · 陸遊《憶昔》詩:“憶昔輕裝萬裏行,水郵山驛不論程。”
驛的兩岸詞典解釋
驛字的翻譯
relay station
Poststation
poste, relais de poste
エキ ヤク うま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