驳字的意思和解釋

⻢部 共7畫 左右結構 U+9A73 CJK 基本漢字

一級漢字 通用字

⻢ 部

7 畫

4 畫

左右結構

會意字

5513434

bok3

7414

U+9A73

E9A9B3

NMKK

CGRR06 CGRR98 CQQY86

驳字概述

〔驳〕字拚音是(),部首是⻢部,總筆數是7畫

〔驳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馬爻)組成,造字法是會意字

〔驳〕字倉頡碼是NMKK,五筆是CGRR06 CGRR98 CQQY86 ,四角碼是7414

〔驳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A73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9539,UTF8:E9A9B3

〔驳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

驳的意思

bó ㄅㄛˊ

基本解釋

說出自己的理由來,否定旁人的意見。批~。~斥。~倒( dǎo )。反~。~論。~議。

顏色不純夾雜著別的顏色。斑~。~雜。

大批貨物用船分載轉運。~運。~船(轉運用的小船。亦作“撥船”)。

詳細解釋

形容詞

1.會意。從馬,從爻。甲骨文字形,右邊是“”( yáo ),表示馬的毛色混雜,左邊是“”。本義:馬毛色不純。

2.同本義。

,馬色不純也。 《說文》馬。 《易 · 說卦》其馬。 《詩 · 豳風 · 東山》紅白雜毛曰 《文選 · 赭 · 白馬賦》注絳皓色,而皆若僂。 清 · 姚鼐《登泰山記》

駁駿(毛色斑駁的駿馬);烏駁馬。又泛指顏色不純。

particolored; variegated;

3.駁雜;龐雜。

純而王,而伯。 《荀子 · 賦》惠施多方,其書五車,其道舛 《莊子 · 天下》法小弛則是非 劉禹錫《天論上》

駁錯(交雜混亂);駁辭(雜亂的言辭)

heberogeneous;

動詞

1.駁斥,反駁。

不以己之是人之非。 《晏子春秋》

批駁(書麵否決下級的意見或要求;批評駁斥);駁審(否決原判);駁正(糾正錯誤)

rebute; refute;

2.轉載貨物 。

駁船;駁費(駁運的費用)

lighter;

3.〈方〉∶把岸或堤向外擴展 。

這條堤還不夠寬,再駁出去半米。

widen;

名詞

1.傳說中能食虎豹的猛獸。

beast of prey;

2.駁船 。

油駁。

barge;

驳字的翻譯

varicolored, variegated; mix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