驷字的意思和解釋
驷
⻢部 共8畫 左右結構 U+9A77 CJK 基本漢字
驷字概述
〔驷〕字拚音是(sì),部首是⻢部,總筆數是8畫。
〔驷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馬四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驷〕字倉頡碼是NMWC,五筆是CGLG06 CGLG98 CLG86 ,四角碼是7610。
〔驷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A77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9543,UTF8:E9A9B7。
〔驷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驷的意思
驷 sì ㄙˋ
基本解釋
①古代同駕一輛車的四匹馬;或套著四匹馬的車。~介(由四匹披甲的馬所駕的戰車)。~馬高車。一言既出,~馬難追(喻話說出後無法再收回,說話要算數)。
②古星名(亦作“天駟”、“天龍”)。
③古同“四”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形聲。從馬,四聲。本義:同駕一輛車的四匹馬。或駕四馬之車。
2.同本義。
駟,馬一乘也。 《說文》。徐鍇曰:“四馬也。”駟,四馬一乘也。 《玉篇》駟介旁旁。 《詩 · 鄭風 · 清人》結駟千乘。 《莊子 · 人間世》齊景公有馬千駟。 《論語 · 季氏》齊王聞之,君臣恐懼遣太傅齎黃金千斤,文東二駟,服劍一封書謝 孟嚐君。 《戰國策 · 齊策》
上駟(最好的駕四馬之車);駟牡(同駕一車的四匹公馬);駟馬之門(能容駟馬高車通過的大門。借指顯貴);駟介(由四匹披甲戰馬拉的車);駟鐵(駕一車的四匹赤黑馬);駟驪(駕一車的四匹深黑色馬);駟騏(架一車的四匹騏馬);駟車(駟馬所拉之車);駟蓋(駟車);駟黃(駕一車的四匹黃騂馬)
team of four horses;
3.馬。
三年之喪,二十五月而畢。若駟之過隙,然而遂之,則是無窮也。 《荀子 · 禮論》
horse;
4.古星名 。亦作“天駟”、“天龍”
月在天駟。 《國語 · 周語下》
駟房(房星)
stars;
驷字的翻譯
team of four horses; horses
Stern (S), Si (Eig, Fam)
groupe de quatre cheveaux